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写材料不要 “碎碎念”
成 文
“碎碎念” 这个词,据说是从闽南语里的 “踅踅念” 音译过来的。“踅” 的意思是来回走,“碎碎念” 就是 “车轱辘话来回说”,形容说话唠叨、啰嗦。
在这里,我把 “碎碎念” 的意思做了些延展,借以概括机关文稿写作中容易出现的一类毛病。
机关文稿写作,俗称 “写材料”。我长期从事这项工作,陷得越深,体会也越深。我体会,“碎” 是写材料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注重文稿品质的写手来说,理应引起重视、加以防治,以免因为 “细节中的魔鬼” 而损害大局。同时,一名优秀的写手本应“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注重细处细节是写作态度也是写作水平的重要体现。
我认为,在机关文稿中,“碎” 主要有这么三类典型症状:
一是观点破碎。机关文稿强调观点鲜明、集中,不集中则思想 “火力” 分散,过于分散则显得支离破碎,思想性、说服力就不强。
这样空谈道理,可能不大好理解。下面,我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前段时间,我牵头起草了一篇领导讲话稿,过程稿中有这么一段:
要坚持以人才为本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服务配套,发挥好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创新要素的便捷流动,为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培植人才集聚、要素集约、政策集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沃土。
乍一看,这段话没什么问题,每句话都是对的、都有其道理。然而,仔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内容杂,信息散,中间几句话与段首句扣得不紧,甚至没有什么关联。
段首立句,最重要的是立观点。在这段话的开头,我之所以强调 “以人才为本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服务配套”,这是有所指的,针对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抓工作存在“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重硬件投入、轻人才投入”“重平台建设、轻队伍建设” 等重物轻人的现象。我们写材料的时候,不仅要善于提出好观点、新观点,还要把这样的观点说清楚、写明白,但上面那段话显然没有做到。比如,“发挥好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并没有扣到 “人才为本” 上,可以说是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整段话变成了一堆碎片化的观点。修改稿子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一点,最终把这段话修改为:
要注重以人才为本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服务配套。无论是编制规划、出台政策,还是成立机构、调配资源,都要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推动重点领域人才、基地、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建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创新平台,要更充分地听取和尊重人才的意见建议,让人才更好地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以至主导作用。要改革科研项目支持、经费管理、设备采购等制度,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经费、设备更好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对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要尽可能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服务,而不是 “剃头挑子一头热”。
这样修改以后,后面 4 句话的 “火力” 全部集中到了段首句上,形成了思想合力,观点破碎的问题就得到了较好解决。
二是素材零碎。我们写稿子,讲究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支撑观点。如果没有观点来统率,或者没有从材料中得出观点,只是简单地堆砌数据、列举情况,这样的素材就是零碎的,犹如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这方面的例子,在机关文稿中比较容易找到,我就不具体列举了。
三是表达琐碎。机关文稿的受文对象往往十分明确,而且多数是写给本地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看的,拟文者和受文者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很多事情可以点到即止,内行的人一看就会明白。千万不要自以为高明,把别人都当作 “小学生”,生怕交代不清楚,讲起话来拖泥带水、絮絮叨叨、啰里啰嗦。起草 “红头文件”,尤其要避免这个问题。比如,最近我执笔修改的一份文件中,原稿中就有这么一段:
严肃查处问责。各级 ×× 部门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对 ×××× 工作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抓早抓小,及时提醒函询诫勉,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推动问题解决。对 ×××× 工作中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责失职失范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职的降职,及时问责、严肃处理。
这段文字中,“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推动问题解决”“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职的降职” 就属于 “婆婆嘴”“碎碎念”,用在讲话稿中还是可以的,但用在文件稿中就不合适了——提醒、函询、诫勉都是有规定的,具体提醒什么、函询什么、诫勉什么无需再写,更不能捞在一起写,更何况原文写得也不够准确;调整、免职、降职都属于组织处理,后面已经写有 “及时问责、严肃处理”,也无需再 “拉清单”。我在审改稿子的时候,统统删掉,改成了这样:
严肃查处失职失责失范行为。各级党委及其 ×× 部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在 ×××× 中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党组织的责任,也要追究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对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推动无方、精神不在状态的干部,果断予以调整;对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对 ×××× 不力负有责任的,坚决予以问责处理。对有关信访举报,要优先受理、快速处置。
相比之下,原稿把相当多的笔墨用在了如何处理上,如何处理是一级组织、一个单位的事,往往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无需浪费笔墨,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而修改稿则把笔力集中到哪些行为需要作出处理上,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需要明确告知相关干部,正所谓 “把丑话说在前面”,以示警戒、以免犯规,体现了视情节轻重区别对待的原则,使文件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需要注意的是,“表达碎”和 “句子短” 不是一回事儿,“句子短”并不等于 “碎”。在文稿写作中,“碎” 主要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容上、感受上、语意表达上的。就像我们常说 “心都碎了”,“心碎” 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具象。
再有就是,“内容碎”与 “结构散” 也不是一回事儿。前者说的是小毛病,后者说的是大问题;一段一段的文字可能是 “散” 的,但未必就是 “碎” 的。当然,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解决 “散” 和“碎”的问题,都需要以思想、感情、逻辑为线,把那些散落的部分、零碎的文字串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型结构的整体。(2539 字,2021 年 12 月 30 日完稿,2022 年 1 月 2 日修改,7 月 8 日再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de81d919-58f8-4cb1-8276-6f2b81f17201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