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成文@三好公文课 2023-09-10 23:25
图片
为师当学欧阳修
——写在教师节到来之际
成 文
图片
因为工作忙,“三好公文课”有一个多月没更新了,线上线下的“催更”之声不绝于耳,让我再也坐不住了。
今天是教师节,也正值周末,我又写了整整一天的材料。无论是当大学老师的职业出身,还是“三好公文课”中的“成文老师”,抑或是长期服务教育教师的工作经历,都让我想着要为自己写点儿什么,最好能来一篇应时应景之作。
忽然想到几天前文友小梁推送给我的一个视频,题为“你有‘亦师亦友’的朋友吗?”当时小梁通过微信,给我发了这么一条不是广告的广告:“成老师,建议您无论再忙,都抽出时间完整看看这个视频。”
我当即看了一遍,并回复道:
看完了!我确实有幸,遇见了欧阳修这样的良师益友。欧公51岁那年遇到22岁的苏轼。今年我刚好51岁,得以看到这个视频,对师友之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也是一种幸运幸福的“遇见”。有师有友,亦师亦友,吾道不孤!
想起这件事情,我又把这个视频从手机里调出来,认认真真温习了一遍,还专门做了笔记。视频中,讲解者一开始就说:
你人生中有没有过那种亦师亦友的朋友?回顾我们的整个成长经历,可能曾经有过或者现在还有那么一位或者几位,他们曾经是我们的开蒙老师,或者在我们低谷的时候,曾经拉过我们一把。他们教会我们知识,甚至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人生榜样,一直到今天,也许我们的人格底层还有他们的痕迹。人生中有过这样的人帮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我最近在写苏东坡,他的人生里面就出现过这样一个人,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日后闪耀文坛千年的苏子。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那么,欧阳修到底给了苏东坡什么帮助,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视频中首先展示了欧阳修和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借用字如其人的道理,说明他们俩是一类人,形成亦师亦友关系的前提是志趣相投。可以说,他们结缘于文、相投于文、并誉于文。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作为礼部试主考官的欧阳修主导了当时的科举制度改革,使得苏东坡脱颖而出、高中进士。之后,苏东坡登门拜谢恩师,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欧阳修。欧阳修为他引见了韩琦、富弼两位大家,他们“皆以国士待轼”(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让苏东坡深受感动。当时,欧阳修一边鼓掌一边笑着向韩琦、富弼推荐苏东坡,说“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休,付子斯文”(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苏东坡则“虽知其过,不敢不勉”(同前)。欧阳修最值得钦佩的,不仅是有作为长者师者的爱才之心、识才之明,更在于有为政者尤其难得的容才之量、用才之胆,以及实打实的荐才之举、聚才之策。在那个文人相轻的年代,他不仅丝毫不嫉妒苏东坡过人的才华,还主动避路让贤。欧阳修曾给同朝为官的梅尧臣写信,信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出也。可喜可喜”(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其胸襟气度可见一斑。后来,欧阳修又推荐苏东坡参加了当时的制科考试,这个考试必须有人引荐才能参加。欧阳修在写给宋仁宗的推荐信中说:“臣今保举,堪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如有谬举,臣甘伏朝典。”(宋·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这样的“重话”“狠话”,足见其爱才心之诚、荐才意之切。欧阳修退休后,苏东坡专程到颍川去拜谒,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欧阳修语重心长地嘱咐道:“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主张写文章要文道并重,如果你因为追逐名利而放弃了这个原则,就不是我的弟子。欧阳修是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头雁,尽管已经退休了,仍不忘推行改革、提领后学、托付使命。苏东坡听了这番话,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承诺道,您的教诲我牢牢记住了,就算到死都不会改变。
视频中最后总结道:
对中华文化史而言,我们有幸得遇苏东坡;而对苏东坡个人而言,他有幸得遇欧阳修。人生中能遇见这样一个懂你的人,太不容易了。而且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懂你,还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你、提携你。有这么一位师父,或者你生命中有这样一句“师父”可以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就好像多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一样,那是心灵上的朋友。
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心相交,甘之如饴。
这段视频,我以转发的方式,向不少昔日的老师和学生作了推荐,甚至还在师生聚会时进行了现场播放。无论欧阳修还是苏东坡,都是让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巨擘。在他们的身上和交往活动中,无论是为文之道、为师之道还是为人弟子之道,都有我们学不完的东西。
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到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都反对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倡导文以载道,要求在内容上言之有物,在形式上质朴自由,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佶屈聱牙的辞藻。尽管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迄今已过千年,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但他们的文章和文风仍皎如日月、熠熠生辉。我的文章未必写得有多好,但我始终秉持着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追求,并且努力把自己所领悟的些许为文为师为政之道,用心用情地写下来,毫无保留地传出去,努力为后学传承识见、加持正念,这是曾为人师者永远不变的初心,也是身为“材料人”矢志不渝的坚守。(2034字,2023年9月10日完稿)
图片
图片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55f78f3e-a5d5-4623-85f6-6e8efb4442de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