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知行合一
94 演讲能力怎么练 六招助你成高手
Words 6199Read Time 16 min
2023-6-19
2024-8-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94
class
【新课导学】
4 月 26 日,微友 “永恒” 给我发消息,希望讲一讲演讲的技巧。
总体上看,演讲的技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演讲稿的写作技巧,这决定了 “讲什么”。演讲好不好,首先看讲稿。二是演讲的技巧,这决定了 “怎么讲”。稿子写得好,还要讲得好。一场精彩的演讲,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必定相辅相成、深度融合。
这两方面技巧,我在 “三好公文课” 中都讲过。比如,第七十三、七十四讲《我的 “认知” 你“认可”——谈谈竞职演讲稿的写作技巧》,第九十二讲《从我的证婚秘诀看讲话发言之道》。这两个专题,都是从特殊到一般,分别侧重于讲授竞职演讲、证婚致辞的专用技巧,由此带出演讲的一些共性技巧。
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掌握演讲的共性技巧,我跳出演讲主题、抛开具体内容,再连续推出两讲。上一讲,讲的是我总结的演讲 “八最”;这一讲,再送上我总结的演讲能力训练 “六法”。
从特殊到一般,从 “学法” 到“练法”,我所掌握的演讲技巧就如同竹筒倒豆子——全抖出来了。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个几分钟的演讲,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很见功力,需要演讲者调动全部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智慧,把最精彩的自己展现出来。如果这个演讲还是即兴的,那就更考验人,正如丘吉尔说的,“如果给我 5 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 20 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 1 小时,我随时可以讲。”
演讲与领导讲话,虽然各有各的特点和要求,但两个概念中都有一个 “讲” 字,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相通的。就表现形式来说,演讲除了 “讲” 还要“演”,艺术性更强,要求也更高。所以,尽早学习演讲、平时多练演讲,对于干部提高讲话水平非常有帮助。
演讲能力的培养,本应从娃娃抓起,这样基础更牢、效果更好。但由于我们教育上的缺失,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人都是成年以后才补上这一课。而在西方国家,演讲是学生的必修课,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相比之下,我们不仅起步晚,而且起步的时候已经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如果想迎头赶上,不说抄近路,至少不能走弯路,掌握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就至关重要。
学习学习,既要 “学” 更要“习”。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学而不精是花架子。那么,演讲究竟该练什么、怎么练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从机关干部的角度总结了 6 条经验。
notion image
1
既要练 “胆”,又要练 “魄”
当众讲话需要胆量,上台演讲更需要胆量。很多人平时讲话还不错,一上台就战战兢兢、磕磕巴巴,脸红脖子粗,这不是拙于辞令,而是羞于辞令,说明心理素质不过关。
解决演讲胆量不足的问题,关键就两点:平时多锻炼,讲前多准备。
我对演讲的学习锻炼,经历了一个从幕后到人前、从台下到台上的过程。上大学的时候,我在学校广播站当播音员,虽然播音时不直接面对听众,但我心里总想着自己的声音每一名老师、同学都听得到,不能对不起听众。对我来说,这种无形的压力恰到好处——既有压力,压力又不如当众发声那么大。后来,我一步步当上了班干、学生会干部、校团委干部,当众讲话的次数越来越多,听我讲话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使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循序渐进的锻炼。此外,我还经常担任会议、活动、晚会的主持人,深深地体会到 “站着讲” 比“坐着讲”压力更大、“台上讲”比 “台下讲” 压力更大,心理抗压力也水涨船高。
演讲前多做准备也非常重要。毛泽东早就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演讲前准备得越充分,上台时底气就越足,就越不容易出纰漏、掉链子。重要的准备工作,一个是把稿子写好、记熟,记得滚瓜烂熟;一个是反复练习,像实战一样地练习。
另外,正式演讲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眼睛不要死盯观众,要 “扫视” 不要 “凝视”,还可以“虚视” 甚至“幻视”——就像有人说的,你把观众看作一群猴子,心里就会轻松很多。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当众讲话的胆量,还要有讲硬话、讲狠话的魄力,这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这种魄力,源于胆识更源于正气。有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有说到做到的坚定决心,有临机处置的丰富经验,讲话和做事才有魄力。魄力是一种素养也是作风,离不开平时的锻炼。
2
既要练 “说”,又要练 “写”
说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这是人类表达的两种基本形式,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同样作为表达,说和写基本原理相同、核心要素相同、主要方法相同,“库存” 也是共享共用的。
当然,说和写也有区别。我认为,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5 点:
一是口头表达观点更应高度集中。口头表达具有 “一过性” 特征,要让听众记得住,观点不宜太多,更应追求“小而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一次只能记住 3 个或 4 个信息。作演讲,把核心观点或主要的信息点控制在这个范围是比较合适的。
二是口头表达的层次更应简洁明了。这也是由 “一过性” 特征决定的,而且 “大一” 和“小一”在书面表达上一看就知道,但在口头表达中不易区分。我的经验是:在观点表述上,口头表达最好一个层次,最多两个层次,千万不要有第三个层次。
三是口头表达的形式更加丰富直观。口头表达用的是有声语言,比书面表达更能充分展示语言之美,特别是语音之美。鲁迅认为,语言有 “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在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书面表达更强调 “感目”,口头表达则更强调 “感耳”。声音是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拥有悦耳动听的声音,不仅是锻炼口才的首要环节,也是打动人心的无形力量。
人类的语言,除了口头上的 “语”、书面上的“言”,还有肢体语言,也被称为态势语言、无声语言,这是我们的“第二语言”。肢体语言主要由目光、表情、手势和姿态组成,这是演讲之“演” 的重要形式。口头表达时辅以肢体语言,可以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据说,人类的面部表情可以辨认的多达 25 万种。难怪有些人表演的时候,“眼角眉梢全是戏”。
四是口头表达的话语体系更为鲜活。最好的语言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群众的口头语最简洁、最生动、最有力,百姓的 “家常话” 最好懂、最好记、最好用。谚语、俗语、歇后语、网言网语,都是群众语言,也是口头表达最需要学会运用的。
我们在机关写材料、作讲话,有机关干部特有的话语体系,但这个话语体系绝不是封闭的,既要保持 “机关话” 庄重、严谨、规范的特点,又要注意与群众语言对接,适当吸收一些 “冒着热气、沾着露珠、带着泥土芬芳” 的新鲜语言。尤其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大俗大雅的 “习式” 讲话风格,该雅的时候引经据典,向古人借智慧;该俗的时候平白如话,与群众拉家常。
五是口头表达更加注重看对象、看场合、看时间。这是打底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与书面表达相比,口头表达不仅场合是明确的,受众也更明确,往往还有明确的时限要求。演讲也好,讲话也好,尤其要注意把 “自己想讲的” 与“听众想听的”深度融合,形成最大公约数。在这方面,美国前总统林肯有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他说:“当我准备发言时,总会花三分之二的时间考虑听众想听什么,而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考虑我要说什么。”
正确认识这些 “说” 的特点,把握它与 “写” 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说,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写。说和写不仅相通,而且相长,不可偏废。我们既要注意把这两项技能加以区分,在共性中找特性、在特性中找共性,更深入地研究、掌握说和写的规律,又要注意对这两项技能同步进行训练,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
既要练 “演”,又要练 “讲”
演讲,“演” 是表演,“讲” 是讲话,合起来就是既演又讲、边演边讲,既要演得好看,又要讲得好听。
有人说,演讲时有个 “二八规则”,就是一场演讲的整体效果,视觉上占八成,听觉上只占两成。我觉得,这个比例并不恰当,过多地突出了 “演” 的成分。演讲,应当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演” 必须服从服务于 “讲”,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如果 “演” 的成分过多,给人的感觉就是作秀。如果过于注重视觉,那你不如去看表演算了。尽管与电视相比,广播有些式微,但好的广播节目仍然有许多“忠粉”。对有品位有内涵的人来说,思想的魅力、声音的魅力远远超过形象的魅力。
当然,演讲中也不能忽视 “演”。演的形式主要是运用态势语言、朗诵说唱技巧以及借助道具。其中,态势语言的运用尤其需要训练,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就算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会有一股子精气神,让人感觉和别人就是不一样。学习态势语言,在了解基本要求以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对着镜子练,你自己觉得自然、好看,别人才有可能觉得自然、好看;你自己觉得别扭,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滑稽了。
notion image
演讲,除了语言,语音、语气和语调也非常重要,这些都属于讲的范畴,具有表演性质的朗诵和说唱另当别论。据研究,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 7%,声调占 38%,另外 55% 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我觉得,这个比例比 “二八规则” 更科学。
语音、语气和语调的把握,既与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与演讲经验也有很大关系。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训练也是实践,这就引出了下一条。
4
既要练 “读”,又要练 “背”
读,主要指朗读、诵读。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以至接受发音方法的专业训练,练好演讲的基本功,包括改善自己的音质、音色、口齿,练好普通话,以及学会断句、换气、感情处理等。自我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大声朗读、绕口令,艺术院校、文艺团体还专门有一种锻炼舌肌的 “活舌操”。
需要注意的是,朗诵是演讲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演讲的常用技巧之一,但朗诵不是 “讲” 而是“演”。朗诵是 “为艺术而艺术” 的艺术,非常注重声音、气息的运用和感情处理、节奏控制,技巧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与演讲有很大不同。演讲的主要目的 “是说服听众认识真实的情况”(伊索克拉底语),它的“讲” 应该是自然的而不是夸饰的,就像平时讲话一样。不可否认,演讲也要讲究艺术性,语音语调上也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但所借助的种种艺术手段都是 “用” 而不是 “体”、是“末” 而不是“本”。任何时候,演讲的内容和思想性都是最重要的。演讲中可以适当穿插朗诵,但不能从头到尾搞朗诵,否则就不是演讲了。
背,既是指知识、词句的记忆,也是指演讲时的脱稿。一方面,我们脑子里的存货越多,演讲时越有可能即兴发挥、脱口而出、妙语如珠;另一方面,演讲稿记得越牢、背得越熟,理解就会越深,处理就越会到位。把一篇稿子背得滚瓜烂熟,背到没有背稿的痕迹了,再拿出来讲,效果会大不一样。反之,如果演讲者埋头念稿,眼睛不看观众,手上没有动作,声音不带感情,八九成的效果就没有了。
5
既要练 “看”,又要练 “听”
我这里所说的 “看”,指的是观察。对于即兴演讲或演讲中的即兴发挥来说,观察力尤为重要。
关于观察,《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有一天,华生问福尔摩斯:“咱俩形影不离,但为什么每次都是你先弄明白案件真相?” 福尔摩斯回答:“因为我总在观察。” 华生说:“我也在观察啊!” 福尔摩斯问:“门口的楼梯咱们每天都要走,你知道它一共有多少级台阶吗?” 华生答不上来。福尔摩斯说:“是 17 级。你只是‘看见’,我这才是‘观察’。”
notion image
演讲中的 “看”,包括看场合、看对象、看时间、看反应。高明的演讲者,一定会根据所看到的、听到的,及时对演讲的内容、策略进行必要调整,不会自说自话、自我陶醉。
听,包括平时和演讲时。平时,既要多听一听别人是怎么讲的,向播音员、主持人、演讲高手学习,又要把自己的演讲、朗诵录下来,放给自己听,从而更清楚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予以纠正。对自己的演讲、朗诵,很多人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演讲时,要注意听笑声、听掌声、听杂声,这些都是听众反应最直接的信号。
6
既要练 “拳”,又要练 “功”
俗话说得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拳是架式、招式、套路,功是知识、原理、方法。拳是外力、是有形的,功是内劲、是无形的。拳靠苦练,功靠领悟和积累。
上面所说的 5 条,每一条里面都有 “拳” 和“功”。我们学习演讲,必须内强素质、外练技法,就像习武之人内外兼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关于演讲 “外功” 的修炼,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可以说是练到了极致。这个人天生口吃,嗓音也不高,讲话时还有不自觉耸肩的毛病,第一次登台演讲的时候,演说还没有结束,就被听众轰下了讲台。为了在演讲台上找回自信、收获成功,德摩斯梯尼对自己进行了地狱式的训练,具体方法包括:把小石头含在嘴里朗读,以此锻炼自己的嘴巴和舌头;迎着足以让人伤风感冒的大风和声势骇人的巨浪讲话,以此拔高自己的声音;攀登陡峭的高山,一边爬山一边大声吟诗,以此锻炼气息;在肩头上方悬挂利剑或者秤砣,以此纠正说话时耸肩的毛病;把自己的头发剃掉一半,弄成阴阳头,让自己见不得人,只能专心练习。经过这样的魔鬼式训练,德摩斯梯尼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
notion image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让大家都像德摩斯梯尼那样去自我训练,但他的刻苦精神无疑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总结的这 6 条经验,都是 “双轨制”“两车道”,目的是把学习演讲的道路拓得更宽。每一条经验中的两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综合运用、同步训练,能让你事半功倍。6 条经验加在一起、集于一身,就会架起一座立交桥,让你在演讲之路上畅通无阻、无往不利。(4848 字,2018 年 4 月 30 日完稿)
notion image
写 友 问 答
3. 二两米粉(2018 年 1 月 12 日):这两天要写一个材料,是关于选调生培养管理的经验材料,材料要求反映经验做法、工作亮点,但要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我疑惑的是经验提炼了之后可不就成总结了嘛,不知二者该如何把握,恳请指点一二。
答:经验材料就是经验总结,具有总结的性质,但与日常工作总结的写法又有一定区别。
比如,日常工作总结反映情况要全面,方方面都要兼顾到,不同方面的工作可以有详略之分,但不能有明显漏项,漏了谁的工作水谁都不高兴;而经验材料不求全,只写好经验好做法,或者说只写有特点亮点的工作。打个比方,日常工作总结是 “点花”,花是一丛丛、一片片的,而经验材料是只画一朵花,把它画得具体入微,每一片花瓣都清清楚楚。
又如:日常工作总结一般不谈认识,经验材料中可以由认识带出思路、做法。
这两点是最主要的区别。
在具体写法上,经验材料一般在导语部分先写概况,注意突出基本思路和主要成效,然后分点拉条,写做法、写措施、写这方面的具体成效;一级标题就是措施(也可以是 “思路 + 措施”“措施 + 成效”),一个标题就是一个或一方面措施。
4. HQ(2018 年 1 月 23 日):年底的职代会报告,第一句 “2017 年,是 ×× 单位成立以来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一年”,领导对这句话打了问号,让我再斟酌斟酌怎样写好。我们单位成立 8 年了,但这位领导是两年前调入我单位的,之前 6 年一直是另外一位领导,在现任领导带领下,去年我们的工作确实进步很大,但领导的意思估计是觉得这样写不够低调,但又要体现出成绩,我很犯愁,想不出更好的提法,老师能否给提个建议?
答:确实,像你那样写有 “贬低前人,抬高自己” 之嫌,领导的考虑是对的。我们想说明工作成绩大,写法有很多。比如,“是开新局、谱新篇的一年”,或者 “刚刚过去的 2017 年,最鲜明的主线是什么,最艰巨的任务是什么,最生动的实践是什么,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等等。无论过去的工作怎么样,讲 “新” 都不会错,单纯讲 2017 年的工作特点也不会错。
写成绩的时候如果要与过去比,最好不要直接作定性评价,而是用事实、用数据说话。当然,如果在同一位领导的任上,属于自己跟自己比,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notion image
三好公文课——
抒心志于文章,好看;寓心法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用。打造最好的原创写作课!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上一篇
95 看看我的演讲代表作
下一篇
93 演讲 “八最”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