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知行合一
573 一路有你 伴我成长——读者眼里的“三好公文课”
Words 2575Read Time 7 min
2023-6-24
2024-8-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notion image
一路有你   伴我成长
——读者眼里的 “三好公文课”
成    文
notion image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 3 个多月前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以及这封信背后的故事和带给我的感悟。
我有一个年轻的写友,也是曾经的同事,名叫小凯,前两年调到了中央某部委工作。2022 年 12 月 10 日,小凯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是有个选调生读者学了 “三好公文课”,写了一封信,托他转给我。
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这封读者来信。信中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成老师:
您好!
在 GX 工作时,我就开始与 “三好公文课” 结缘。一晃 5 年,我从一名基层干部变成了一名国家部委机关干部。可以说,我的成长与 “三好公文课” 一路相伴。近期,按照防疫要求,我开始居家办公。在 “热运行” 的基础上,自己也在想如何更好地进行 “冷思考”。于是,我从“三好公文课” 的第一课开始,重新阅读。20 余天,我在写下几万字的课堂笔记后,总感觉有些体会不吐不快,就想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既是向您辛勤付出的致敬,更是“弄斧须到班门前”,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好公文课” 让我重修了一门体制内的必修课。毕业时,导师告诉我:“社会大学没有老师的步步指引,很多事情需要靠自己去悟。”在进入省直机关前,我在体制内的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特别是当我看到写的第一篇公文被修改得 “面目全非” 时,瞬间无地自容。“三好公文课” 让我重新找到了上学的感觉。大到一篇领导讲话稿,小到一份会议主持词,您都会循循善诱,既有对照分析的花脸稿,又有深入浅出的写作之道,让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了就能用,照着就能做”,这是 “三好公文课” 实用主义的目标,但我觉得收获远不止于止。从《实习期的工作要领》,到《向领导作口头汇报的十条通则》,无论是体制新人,还是机关老兵,都能在 “三好公文课” 里找到自己的“萝卜白菜”。源源不断的课程更让我感觉到,“三好公文课” 就像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就越丰沛。
“三好公文课” 让我有了新的写作观。参加工作时,我虽然明白公文写作很重要,但似乎在写作和工作之间划上了等号,偶有灵感和体会,心里记着就行,无需也不想变成文字。读完 “三好公文课”,我开始明白,写作不是任务、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自我沟通交流的方式。把脑里的“气态”、口中的“液态” 变成让自己满意的 “固态”,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现如今,每本书我都会完成“动笔涂画—重点摘录—总结提炼” 三部曲;脑海中一有写作灵感,我就会记录下来,不放弃每一个练笔的机会,努力把一点点线索写成一篇篇文章,朝着 “越写越会写、越写越能写、越写越想写” 的目标前进。
“三好公文课” 让我明白要把工作当研究来做。5 年时间、558 堂课、200 万字,这些看起来只是一串数据,当我从头到尾读一遍,深感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特别是联系到这不是您的本职工作,而是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呈现的,更加令人崇敬。这让我明白,要把事业当作生命,把工作当作研究来做。未来,我会下一番笨功夫,努力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悟融入本职工作。虽然过程会很辛苦,也可能无法取得像您一样的丰硕成果,但我相信乐在其中、苦尽甘来。
相识 5 年,虽未曾谋面,但我和很多人一样,是 “三好公文课” 最铁杆的学生和粉丝。未来,我会继续在写作之路上领悟和实践您教授的方法,也愿意做一名志愿传播者,让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写作、爱上 “三好公文课”。
此致
敬礼!
小  齐
2022 年 12 月 10 日于北京
看完这封信,我回复小凯:
谢谢你!这封信我认真看了两遍,深感欣慰,因为我的努力得到了读者认可,更因为我对机关文稿写作的认识和体会在他们的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在他们的身上转化成了力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成文达己,达己成人,这实在是一件美事!请代为感谢小齐,感谢他这么有心!另外,如果可以,我想把他的信稍作隐身处理,发出来与其他读者分享,因为这封信写得真挚且清新,文字也比较干净,我相信对年轻同志会有启发和教益,让他们也像小齐一样,从内心深处增强 “写自觉”“写力量”!
很快,我就收到了小凯的回复:
成老师,您好!小齐是 2012 届选调生,原先在 GX 省林业厅工作,现在中央某部任四级调研员。我已征求他的意见,他十分感谢您的肯定,很荣幸与大家分享。
“三好公文课” 的注册用户,很快就要突破 20 万了。我收获了许多读者的感激、感言,但像这样郑重其事地托人转来一封信,让我特别感动。这个年代,因为普遍追求高效率、快节奏,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短信微信、语音留言来沟通,就像从前些年开始,我们已习惯于有事打电话、联系靠手机,这让书信变得尤为珍稀。然而,在人际交往特别是沟通交流中,书信的魅力是其他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比拟也无法取代的。即便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亲人,相互之间也总有一些话是当面不好意思说、难以说出口的——就算说得出口,用书信来说,远比当面说更让人觉得真诚、温馨、含蓄且隽永。读屏、读图甚至读书,和读一封手写的信,即使表达的意思一样,感觉也完全不一样。我和妻子、女儿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我们仍然保持着时不时给彼此写一封信的习惯,特别是在值得纪念的日子、生活中特殊的节点以及暂时分开的时候。
然而,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似乎正离我们渐行渐远。人与人、心与心的疏远,好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快,在很多方面是一种进步;慢,也未必就是落后、落伍,有的时候,反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品味、更深层的自洽,如同读一本好书时的细嚼慢咽,如同许多现代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慢生活。
物以稀为贵,人以情为重。感情的交流,从来都需要慢慢感受、细细品味,从来都不追求快,这是不因时代、不以外物而改变的。我们应当利用好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便利,但切勿忘记过去那些不便、不易、不舍之中的真情,不要抛弃那些金钱买不到、物质换不来、时空隔不断、看似朴素却弥足珍贵的东西。很多深埋于心的美好,如钻石一般,蕴藏越深越久,纯度就越高。当我们想起久未联系的人,不妨翻出泛黄的信、拿起久违的笔,自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记忆的重拾,更是美好的回归。
扯得有些远了。最后我想说的是:“三好公文课” 陪伴着小齐抑或是小张、小王、小李等无数读者的成长;你们,也见证着这门课程的成长。我们一路相伴前行,真好!
谨以此文代信,回复给读者小齐。信回得有些慢,勿怪!(2476 字,2023 年 3 月 22 日完稿)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上一篇
574 写作:提升工学深度融合度的最佳方式——《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后感
下一篇
572 多用 “一手材料” 写材料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