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知行合一
13 “会意写作法” 概论
Words 5247Read Time 14 min
2023-6-19
2024-8-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致读者朋友】
11 月 29 日 2:58,我发完新课后正在泡脚(这是我的养生秘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新词——会意写作法。我先问了 “度娘”,又咨询了 “搜狗”,嘿,还真是我的独家发明!所以这个时间一定要记下来,说不定,它会像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头、阿基米德从浴缸里跳出来的那一刻一样,成为我们材料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个时间点。哈哈!自恋一下。
我所说的 “会意写作法”,要领是八个字:据名会意,因意悟道。说白了,就是根据机关文稿的名字来领会和把握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旨、写作规律。
实际上,这种方法我早就用过多次。比如,我在前面的《宣讲稿里有讲究》一文中写道:“撰写解读稿,要领在于‘解读’二字,‘解’是目的,‘读’是方法和途径,是通过写出你的读后感,启发别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领导讲话精神;撰写宣讲稿,‘宣’是目的,‘讲’是形式和手段,是通过宣讲人的‘讲’,把领导讲话精神原汁原味地宣传出去,使之更好地贯彻下去。” 这样去理解,是不是很有道理?
从今天开始,我将进一步探索运用这种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适时推出相应的课程。说不定,将来还会推出一部专著,书名就叫《会意写作法》。
notion image
13 “会意写作法” 概论
会意,是我国古人创造的六种造字方法之一,与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合称 “六书”。这是我们老祖宗最伟大的发明,是最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智慧的造字法。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会意是说一个字的整体意义由其构成部分的意义合成。比如 “信” 字,“人言为信”,“信”字由 “人” 字和 “言” 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我认为,在 “六书” 中,最有文化、最有魅力的应属会意。为什么这样说?
——象形字是汉字的起源,是简版的线条式的画画,非常直观,属于造字法中的 “小儿科”。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中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是从象形向会意发展的过渡阶段。比如, “上” 字在古时候写作 “二”,上短下长;下字则相反,上长下短。
——形声,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它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汉字与语音的联系,但本质上仍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比如 “响” 字,你念起来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用会意思维来看,就很容易理解:在房子里发出的声音要比在外面发出的声音更响亮。
至于转注和假借,严格地说,应属于用字的方法,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了解。
notion image
正因为会意非常厉害,也非常神奇,所以有专家认为,汉字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关键就在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会意字。而其他也有象形字的古文明,比如古埃及、古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都不曾发明出会意字,所以他们的象形字后来就慢慢消亡了。
也正是因为有会意字的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中华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擅长于会意思维的民族。
这就引出了这堂课的两个关键问题:什么是会意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在写作中如何运用?
问题 1:什么是会意思维
notion image
大家要懂得,会意被用于造字,但并不一定源于造字,用途也不止于造字。换句话说,会意并不是造字的专属。我们的祖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和运用会意这个神器的,这已无从考究,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但是,应该可以说,人生发蒙会意始,当一个人能够对客观物质世界产生意识,能够领会别人有意识地传递过来的信号时,智慧就开始萌芽了。
在中国文化中,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画画,不讲究形似,而讲究神似,神似就是一种 “意” 的表现。我们写诗读诗要注重“诗意”,练拳要掌握“拳意”,就连与人沟通交往也要懂得别人的“心意”。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抛开造字法,不仅把会意理解为领会一个字、一个词乃至一句话的意义,更广泛地理解为领会人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行为语言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领会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内在的思想精髓。
大家还要懂得,会意的基础在于 “想”。象形是具象,会意是抽象。如果说,象形字是拿来 “看” 的,会意字就是拿来 “想” 的,所以会意字是象形字的再进一步,比象形字更高级。“想”是思考、琢磨、研究,是开动脑筋这部机器。不去想,你要领会 “意” 是不可能的,要学 “会” 任何东西也是不可能的。
大家更要懂得,会意的关键在于 “悟”。“悟”是 “想” 的最高形态、终极形态。我们需要悟什么?悟道。道是什么?《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所行道也,行道者也,道者人所行也。”按照我的理解,这是说,人们所走的路是道,按规律去做事的是有道之人,人们所遵从的规律也是道。这几句话有点儿绕,不容易理解。用会意的办法来看就简单多了:“道”就是一个 “首” 字,加上一个 “走之”。“首” 是头脑,代表着思考、领悟;“走之”就是 “行”,是按照你所悟的去做;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知行合一。这就告诉我们,“道” 是理性的认知,也是行动的指南,知行合一才能“得道”、才是“得道”。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思想从哪儿来?从思考中来。思考又靠什么?靠思维。所以,写文章的根本在于思维。思维是思想的源泉,语言和文字只是思想表达的工具。我经常讲,从根本上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不怕写不出,就怕想不到;不怕写不好,就怕想不巧。
那么,怎样才能想得到、想得巧呢?那就需要往正确的方向、往 “道” 上想。这个 “道” 又从哪儿来?从书上来,从前人的总结中来。这当然没有错。其实我们不用舍近求远,道是无处不在的,文章中的道就在我们身边,在文章的名字里边,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文章也有名字吗?当然有!
公文的命名方式比较规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公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拿这部党内法规来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就是它的全名。这个名字看起来有点儿长,不过,如果大家想一想俄罗斯人的名字,就会见怪不怪了。回到条例上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这 10 个字是它的 “名”,“条例” 这 2 个字是它的“姓”,这是倒过来的,与很多外国人的命名方式一样。
由此推而广之,反映机关文稿特性的公文种类、文体名称都是它们的姓。比如,法定公文的 15 个文种名称,事务性公文中的总结、计划、领导讲话稿,规范性公文中的章程、准则、规定,等等。
文章的名字可以是它的主题、标题或者说题目,但并不绝对,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往往不在此列。比如我在中学时代学过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它的完整名字应该叫 “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报告文学” 是它的姓,“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它的名,课文中把它的姓省掉了,就像我们称呼熟悉度、亲密度比较高的人,往往也会省掉姓,直呼其名。
其实,文章的姓都是概念,概念是抽象的产物。这种抽象,是前人对认识的升华、对经验的总结、对规律的发现,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概括。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把所感觉和体验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感觉和体验的过程就是会意的过程,概念是会意思维的结果,而且这个概念能流传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得到了广泛的、普遍的认同。我们作为后来人,不一定非要考究清楚每个文种、每类文章名字的由来,追溯它的命名者,只要能够领会其中的 “意” 就够了,这就像与这个名字的创造者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神交。
如果这一点不好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中国人的名字里边都有一定的 “意”,这个“意” 往往或标志着出生的时间、地点,或代表着血脉的传承、延续,或寄寓着父母长辈的期望、祝福。只要你掌握了会意思维,又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很多人名字里的含义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就像我的名字“成文”——这是笔名,不是真名,里边有两层意思:表面意思是“姓 chen 的人写的文章”,深层含义是“材料成文,是我最期待也最喜欢的一件事”。
大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想一想,为什么 “工作总结” 叫“工作总结”而不叫其它名字?为什么对上汇报工作情况同样具有总结性质,却只能叫“工作汇报”?这里面都是有原因、有深意、有它的道理和规律的。
好了,让我们回到概念上。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所以,我们只要把文章的名字理解透了,就可以抓住这类文稿的本质特征,实施精准的定性定位,进而在写作活动中想方设法凸显所写文章的特点,使其呈现出应有的样子。其中的这个 “方” 那个 “法” 汇聚在一起,不就是写作思维吗?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 · 陆游《文章》)会意的终极目标,就是领悟文章中的 “天道”,使你笔下的文章天然合理,“粹然无疵瑕”,不需要刻意人为。这是一种对文道的领悟和运用,更是一种对本真的还原和回归。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会意是一种由感性而理性、由具象而抽象的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对写作思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写作思维方法。在写作中,会意思维的要领归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据名会意,因意悟道。
问题 2:会意思维在写作中如何运用
我认为,会意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分清文章的姓和名。一般情况下,姓和名还是比较好区分的。但有的时候,文章的名字比较复杂,比如有的新闻有正题、副题还有引题,偏偏姓还被隐掉了,这种情况下多少需要有点儿眼力价。
第二步:领会姓名中的 “意”。比如,《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看到这个名字,你首先要想到,这是一个 “通知”,不是 “决定”;进而要思考,通知和决定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如何避免写作错位;再往下,你要琢磨为什么要发这个通知、通知什么人、通知他们干什么、什么该通知、什么不该通知、怎样才能通知到位。把这些琢磨清楚了,这个通知的写作思路大致也就出来了。
写文章,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归结起来就是 “三部曲”:摸清楚,想明白,写到位。
——摸清楚,具体要求就是我前面说过的 “八面来风”,把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的有关情况都了解清楚。
——想明白,不同的文章需要想的问题不完全一样,其中共性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把 “为什么”“写什么”“怎么写” 三个问题想明白。那么,怎样才算是想明白了呢?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答案有两个:
一个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 “三了说”。苏东坡非常重视动笔之前的思考,他在《答谢民师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辞达。”这里面,明确提出了 “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手” 三个阶段。了然于心,是自己明白,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然于口,是说得出来、说得清楚,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了然于手,是把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完美地付诸笔端、呈现纸上,使心、口、手高度一致,这样表达出来就叫“辞达”。
另一个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戴表元的 “三番来者说”。戴表元被称为 “东南文章大家”,他写文章尤善于立意,即使别人做烂的题目,他都可以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有人问他秘诀,他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元 · 陈绎曾《文说》)这就是说,动笔之前要反复思考,至少要想上三轮,想出了见解深刻、独到精妙的 “精语”,才可以用来写文章。
第三步:把你领会的 “意” 发出来。写文章的过程,其实就是 “发意” 的过程,就是按照你所领会的“意”,将文章由其名字的抽象化为形式和内容的具象,变成一篇篇活灵活现、有魂有骨、有血有肉的文稿。谁写的文章就是谁的孩子,所以你理所当然地享有它的命名权,可以给它冠上你想给它的姓。比如,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发个文件,可以发通知,也可以发决定,叫什么全凭作者定,当然作者要从工作需要出发。至于领导认为不合心意,让你改个姓,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关于怎样是写到位,我提出了一套标准,就是写准确、写清楚、写通顺、写生动、写干净。做到了这五条,就是写到位。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用会意思维来写文章,会意能力非常重要。这种能力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需要以悟性为种子,以知识为土壤,用经验来浇灌。经验可以转化为能力,但经验不等于能力。只有经过从理论到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经验才能充分释放出它的营养,使悟性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大,进而一次次开花、结果,就像我们写出一篇篇文章。
写在后面
材料界有一句行话:无三不成文。不少人把它奉为金科玉律。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无三不成文” 是惯例不是真理,是宝贵经验不是万能钥匙。树立这样一种写作理念或者思维,对于我们追求文章形式上的立体架构是有益的,但如果陷进去了,跳不出来,就会束缚我们的头脑和手脚。
这篇文章,我只写了两个问题,不是也很 “漂亮” 很“丰满”吗?
另外,经过大半夜的摸索,我终于拿出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微文排版格式,今后就大致以此为模板。各花入各眼,读者们的手机款式、屏幕大小也各不相同,我只能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我学过多年美术,PPT 做得也很不错,美感不会太差),以自己手机上的预览效果为尺度(适用于 5.2—5.5 英寸的屏幕),希望大家喜欢。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上一篇
14 基础在 “综” 关键在 “合”
下一篇
12 写材料也要有颜值担当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