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菜根谭》里的写作之道
上一堂课,我讲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也讲到做记号、做批注、做摘抄和写读后感都是“动笔” 的有效形式。当然,动笔的形式不止这 4 种,还可以标注索引、写下提要、进行比较分析。
在这些 “动笔” 的形式中,耗费笔墨最多,让自己收益最大的,还是把读书的感想、心得、体会写下来。今天,我就以自己读《菜根谭》一书所写的札记为例,作个示范。
《菜根谭》并不是专门教人写作的书,它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或者说是格言式小品文集。这本书,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不同的读者读这本书,可以见仁见智。我看过的读本就有 4 种:禅解、儒解、青年读本和译注版。
我写的读书札记,主要是通过触类旁通,从《菜根谭》的语录中领悟写作之道。也许是因为 “中毒” 太深,我看很多与写作无关的东西,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联系到写作上。用《菜根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触物皆有会心处”。
下面的释义,也是我自己解读的,纯属个人理解,不一定精准。
1.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释义】凭一时感情冲动去做事的人,热度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止,这哪是能够长久奋发上进的做法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有所悟,有时又会被感情所迷,这种做法也不可能像常明灯一样,持久照亮我们探求真理之路。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辈子的事儿,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学习写作,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趣和冲动,而要用写作之志来点燃自己心中的常明灯——于私,写作可以立言立说;于公,写作可以辅政兴政。
2.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释义】秀美的山林是令人心向神往的胜地,但人人都沉迷其中,就会变得像市场一样拥挤不堪;书法绘画本是一件高雅的事情,如果有了贪婪痴迷之心,就会变得像商人一样俗不可耐。所以,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洁,没有受到不良品行和社会风气的污染,即使置身于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内心也像仙境一样美好快乐;反之,如果心里牵挂的事情太多,即使身处充满欢乐的地方,也会陷入痛苦的深渊。
多数人认为,写文章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写材料是个苦差事。能够像冰心老人那样,“在微笑中写作” 的人少之又少。
写作到底是苦还是乐,关键看心态。如果 “心无染著”、心无旁骛,即使绞尽脑汁、呕心沥血、推倒重来也是快乐的,乐在思想创造、精神发展之中,乐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反之,如果 “心有系恋”、杂念太多,就是打字、校对这样简单的事,也会让人觉得苦不堪言。这种苦,不是工作艰辛之苦,而是欲求不满之苦;不是 “活累” 劳身之苦,而是 “物累” 缠心之苦。所以,洪应明又说:“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不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入圣境。”
“辛苦” 不苦,“心苦” 才苦。
3. 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释义】我们读书做学问,能达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的地步,才称得上是掌握了真谛。
我们学习写作,往往也要经历一个从多入少、从有入无的过程。
从多入少,主要两方面表现:
一是用字从多入少。表达同一个意思,笔力越深厚、笔法越老到的人用字越少。据说,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一次和两个青年在一起谈论记叙文的写作表达问题,刚好外面有一匹飞奔的马,把一条躺在路上的黄狗踩死了。看到这一幕,欧阳修同两个青年说,把刚才看到的情形写下来,看谁写得好。一个青年用了 20 个字:“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 另一个青年用了 10 个字:“有犬卧通衢,逸马踏而过之。” 欧阳修则只写了 6 个字:“逸马毙犬于道。”
用字从多入少,放大到整篇文章,就是篇幅由长入短。能够写长文章、大部头的人,肯定有几把刷子,但这还算不上是大本事。真正的大家,能够把文章写得短小精干,甚至 “真传一句话”。现实中,人们学习写文章,往往会经历“短—长—短” 这样一个过程。前面的“短”,是因为水平不够、无话可说;后面的“短”,则是言简意赅、惜墨如金。
二是用典从多入少。一开始写文章,动辄引经据典。写到一定水准,已经不需要或者说 “不屑于” 替别人背书了,基本上说的都是自己的话。
从有入无,主要体现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先 “有法”“入法”,待到“法” 用得烂熟,便 “舍法”“忘法”,以“无法” 胜“有法”。
4. 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释义】做学问的人,不用担心自己受到不良品行、知识污垢的影响,需要担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内心一旦受污染,这个 “病” 很不好治;不用害怕做事不顺利,害怕的是做事的道理想不通。
在写作上的 “垢病”,指的是文章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瑕疵,这对功力不到的人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写作标准不高,对种种错误、毛病视而不见,持无所谓的态度。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有 “洁癖”“字癖”,看见一个多余的字、一个标点符号用不准,都容不下、放不过。
写文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写不出、写不顺的时候,这叫 “事障”,并不可怕;怕就怕始终掌握不了写作规律,或者对所写事项的事理始终想不通,这叫“理障”。与消除“事障” 相比,清除 “理障” 的难度大多了。
5.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释义】听别人教导而对事理有所领悟,所悟是有限的,难免还有迷惑的时候,这样的悟比不上靠自己去悟那么透彻;靠外在环境来触发写文章的意旨和兴致,所得也是有限的,难免有找不到灵感的时候,这样做也比不上自己思考所得那样靠谱。
无论写文章还是做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人寄希望于名师指点,但名师所教 “总不如自悟之了了”,而且很多写作经验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
写文章的时候,无论是向背景情境 “借势”,还是向名人名篇 “借气”,最终还是要通过自己思考去捕捉灵感、形成意旨、激发思想的火花。
从根本上说,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6.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
【释义】真理和事物是血肉相连的,道理空寂则事实空寂,排除事物而执拗于道理的人,就像去除影子留下形体,这是说不通的。
按照洪应明的观点,在文章中,“事” 是影子,“理” 是形体,所谓形影相随。但在我看来,“事” 才是形体,“理” 应是灵魂。
不管怎样打比方更合适,“理”和 “事” 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写作中,不能脱离事例,空泛地讲道理;也不能单纯描述事实,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叙事文章中无理则无骨,如云团柳絮,失之浅、软;说理文章中无事则无肉,如瘦石立岸,塞风冬树,失之干、硬。” 这是当代散文大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的话,说得既透彻又生动。
当然,“夹叙夹议”的手法具体该如何运用,还要看文章的属性。叙事文章和说理文章、机关文稿和文学作品,在 “叙笔” 和“议笔”的运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7.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释义】一个人,把脸上的一层层假面具都揭开,才不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把心里的灰尘污垢都清除掉,说出的话才有味道。
现实中,不仅人有假面具,文章也有,“穿靴戴帽” 的文章就是这样,让人感到 “眉目可憎”。更有甚者,写的文章 “西瓜大的壳,芝麻大的核”,或者像剥竹笋,剥开一层又一层,才能见到可怜巴巴的那一点儿笋心。
人如其文。心里 “小九九” 太多、“小算盘”打得响甚至藏污纳垢的人,写不出语言信达雅、传播真善美的好文章。所以,写文章不光是笔头功夫、文字功夫,必须练好学识、德行修养的“内功”。
8.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异。
【释义】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染俗气的就是奇人,但那些刻意追求新奇的人,不是奇人,而是怪异之人。我们写文章应当追求 “奇” 而不是“异”。
所谓 “奇”,是奇妙奇绝,是化腐为奇、不落俗套,是奇思妙想、巧发奇中,是搜奇选妙、奇文共赏。
所谓 “异”,是异端异类,是异想天开、逞异夸能,是矜奇立异、争奇炫异,是诡状异形、鄙事异文。
当然,“奇”也不都是好的,“异”也不都是不好的。我们需要防范的,是 “为奇而异”,这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也是个“度” 的问题。
9.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释义】一个真正有大本事的人不会去玩弄什么技巧,那些故意卖弄技巧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笨拙。
大巧无巧术,就是 “大巧不工”“大巧若拙”。用洪应明的话来说,“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在桃花源里、桑田之间听到鸡鸣狗叫,这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生机盎然的淳朴。如果描绘的是 “寒潭之月,古木之鸦”,看似高雅、工巧,实际上 “便觉有衰飒气象矣”,效果并不好。
所以,洪应明还说:“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这个 “拙”,不仅是舍得下笨功夫,更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不事雕琢。这又如洪应明所说:“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
10.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气血之私,技能之末。
【释义】胸怀气节和正义的人,足以傲视任何达官贵人;情感真挚动人的文章,足以胜过名曲《白雪》。但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熔炼,所谓的气节和正义不过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文章的动人之处也不过是在玩弄雕虫小技罢了。
人有人品,文有文德。文章的水平高,关键在于作者 “以德性陶熔之”,使其拥有高洁的品质。如果只是在写作技法上下功夫,那是舍本逐末,写作水平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所以洪应明又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楼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要真正把文章写好,还是要在修德养心上下功夫,这是大功夫,也是长功夫。
11.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释义】人们只懂得读有文字的书,不懂得研究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只知道弹有弦的琴,却不知道欣赏大自然这个无弦琴美妙的声音。也就是只知道运用有形迹的事物,却不懂得领悟无形的神韵,这样如何能真正理解音乐和学问的乐趣呢?
迹者,形也;神者,魂也。世人重形而轻神者众,为文有形而无神者多。“以迹用,不以神用” 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下品,徒有其表,华而不实;而 “以神用” 的文章,即使形式上、文字上有缺憾,也散发出一股盎然生机,自然能感染力、吸引人。
当然,形神兼备、高度统一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12. 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释义】最高明的见解往往寓于最平凡的语言,最难的地方往往出于最简单的事情。人们对一个目标、一件事情念念在兹的时候,往往离达成这个目标、做成这件事情更远了;不经意的时候,反倒会自然而然地靠近了。
洪应明这个观点,非常符合辩证法。
“高”与 “平” 看似矛盾,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且越是从平处看高处,高处才会显得越高。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要显出思想的高度,就不能居高临下、自以为是,也不能靠空喊口号来 “拔高” 调门、堆砌名言来 “加高” 立意、违心奉承来 “捧高” 形象、极尽夸饰来 “抬高” 品质,这些都是 “虚高”。真正的 “高”,应当是高屋建瓴的气势、高瞻远瞩的眼光、高人一筹的见识、高山仰止的境界、高风峻节的品质。这样的 “高”,如果能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平白如话的风格、平中见奇的手法表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就是 “极高寓于极平” 的典型例子。
至于 “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这和我们常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是一个道理。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写作的灵感奇思,往往不在 “有意处”,也不在“无心时”,而在于“有意” 与“无心”之间。
13.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释义】天地看起来一动不动,其实气机的运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日月昼夜都在运转不停,但其光明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君子要懂得效法自然,有闲暇的时候,心里不能完全放松,要有一种 “时刻准备着” 的紧张感;忙忙碌碌的时候,也不要过于紧张,要学会忙里偷闲,享受生活的乐趣。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换成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不闲在闲时,闲在不闲时”。
对多数人来说,“闲”就是 “闲”,宁可“闲得蛋疼”,也不要没事找事;“忙” 就是 “忙”,忙得连“喘口气”“撒泡尿” 的功夫都没有,哪有 “闲” 的心情?
我还经常说一句话:有活就加紧赶工,没活就抓紧充电。这样做,是使自己保持着一种 “时刻紧张着” 的满弦状态,好处是随时都能提笔上阵,坏处是弦绷得太紧,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弹性,甚至绷断。
洪应明的话,恰恰是针对上面这些情形提出的,教我们学会 “忙” 与“闲”、“紧”与 “松” 的辩证法。
闲中吃紧、忙里偷闲,要做到都不容易;相对来说,后者更不容易做到。
关于闲中吃紧,洪应明还有一句话,说的是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至于忙里偷闲,妙处就在于 “偷”,是“偷着乐”。“偷闲” 的背后,应当是胸有成竹,是举重若轻。这是很难做到的,我至今也只能是偶尔为之,更多的时候是举轻若重,说明写作的功力还不够,心境的修炼也不够,还达不到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的状态。
14. 悠长之趣,不得于酿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而是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释义】悠远绵长的趣味,不是从浓烈的酒中得来的,而是从豆羹和清水中得来的;惆怅愤懑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的,而是从歌舞升平中产生的。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就会消散,平淡的事物才最真实。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需谨记 “浓处味短,淡中趣真” 这八个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余味悠长的文章,不是那些情感浓烈炽热、语言浓墨重彩、极尽煽情之事的,而是叙事淡定从容、情感淡雅隽永、语言淡然谦和的,所谓 “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有味是清欢”。
浓到极致是平淡。很多文章文字,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淡而有味,就像晶明透亮的清茶;看似清澈见底,却藏着万千气象,有如茶中人生。
“这种淡,不是寡淡苍白,而是洗净铅华后的真醇之味;不是贫乏空洞,而是繁华落尽后的简约之风。”
这种淡淡的味道,若有若无;这种淡淡的感觉,如梦如幻。
15.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清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释义】一个人的胸襟气度要宽广高远,但不可以流于粗野狂放;思考问题要严谨周密,但不可琐琐碎碎;生活情趣要高雅清淡,但不可过于单调;秉持操守要严明刚正,但不可偏激刚烈。
这段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又何尝不是作文的道理,其要旨就在于 “度” 的把握。任何事物一旦过了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高旷”与 “疏狂”,“缜密” 与“琐屑”,“清淡”与 “偏枯”,“严明” 与“激烈”之间,有可能只差水烧开之前的那一度。
16.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释义】文章写到最高水平,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尺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人的品德达到最高水平,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差异,只是回归纯真朴实的本来面目。
写文章恰到好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难就难在怎样是恰到好处,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标准,全凭经验去把握、凭感觉去评判。
恰到好处不是中庸、不是折中,尽管中间点有时候符合恰到好处的要求,但黄金分割点并不落在中间点上。
恰到好处也未必是完美完满,有时候,留一点儿无伤大雅的缺憾才是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是定律但无法定量,是 “经验标准” 而不是 “操作标准”,是“感性标准” 而不是“理性标准”,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 岳飞传》)。
关于恰到好处,最经典的解释还是战国时期文学家宋玉描写 “东家之子” 的那句话:“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登徒子好色赋》)但这个标准理解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还是很难。(6418 字,2020 年 1 月 29 日完稿,1 月 30 日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ade1e4cf-a365-494f-818d-092465e64998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