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心有所念 目有所见
——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与《夺冠》
的比较中领悟写作之道
成 文
中秋、国庆 “双节” 撞在同一天,据说 19 年才会一遇。尽管机会难得,8 天长假,我还是习惯性地在写作和学习写作、研究写作、准备写作中度过——除了完成 5 篇写稿改稿的硬任务,还开发了 5 堂“三好公文课”,读完了最近一直在读的 2 部新闻写作类专著,并在电脑中做了读书笔记。
因为脑子里满满都是写作,好不容易和妻子一起看了两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止是片中的镜头,还有背后的电影剧本写作技巧。
这两部电影,都是时下正火的,都是弘扬主旋律的,一部是《我和我的家乡》(以下简称《家乡》),一部是《夺冠》。两部片子的风格完全不同:《家乡》总体上是一部喜剧,聚焦农村医保、乡村旅游、扶贫支教、退耕还林等 “三农” 热点,讲述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力求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所讲的故事有生活来源,但虚构的成分居多;《夺冠》则以写实为主,基本还原了几代中国女排历经沉浮却不屈不挠、矢志为国争光的传奇经历,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艺术加工。
从网上了解的情况看,《家乡》上映首日票房为 2.74 亿元,而《夺冠》只有 5500 多万元;截至 10 月 13 日,《家乡》的累计票房过了 22 亿,《夺冠》只有 7 个亿;前者的评分也略高于后者。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特别是《夺冠》在 “双节” 前的工作日首映,而《家乡》的首映时间是长假首日、黄金时段,但票房和评分这两个“硬指标”,在相当程度上证明《家乡》似乎比《夺冠》更受欢迎。
然而,我和妻子都更喜欢《夺冠》,喜欢它的真实,更喜欢它的深刻。实话实说,一贯喜欢看喜剧的我,在观看《家乡》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打了好几个盹,固然有连日写稿、身心疲倦的影响,片子不够抓人才是主要原因。相反,观看《夺冠》的时候,我目不转睛,心潮随剧情起伏,全程无尿点。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这里,我一不评价演员的演技,二不探究市场运作的手段,三不受其它影评的影响,纯粹从写作之道的角度,通过拿两部影片作比较,谈一谈观影带给我的启示。
启示之一:与其松松垮垮地按上几枚图钉,不如牢牢地钉上一枚钉子。
《家乡》一片讲了 5 个故事,都聚焦 “三农”,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主题主线,看似具有“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但因为片子的主线是横向展开的,几个故事在一个平面上,而且衔接不是很紧凑,每个故事对主题的凸显度、与主线的关联度又各不相同,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部浑然一体的片子,更像是一组小品在联欢。
《夺冠》则不一样。片中的内容在时间、地点上的跨度远远大过《家乡》,从 1981 年的大阪世界杯到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再到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几代中国女排各有各的故事,但女排精神这一主线从始至终贯通全片,把每个片段井然有序地串在了一起,把每个镜头严丝合缝地铆在了一起。时代在变,女排精神的时代内涵也在变,但可贵的拼搏精神、职业精神、专业精神一直都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从剧本的写作手法或者说影片的拍摄手法上看,《家乡》是横向铺开,《夺冠》是纵向深入。《家乡》是以同一个主题为平面,选择 5 个有一定代表性的热点,各按了一枚图钉,这些图钉离主线或远或近,对主题的揭示或深或浅;《夺冠》则是聚焦女排精神这个感动过无数人、激励了几代人的时代闪光点,牢牢地、深深地钉了一枚钉子。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两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诠释了中国精神,诠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尽管《家乡》的题材可能更符合时代关切,但在 “立精神” 这一点上,无疑《夺冠》做得更好、立得更稳。
启示之二:统分结合是写大文章的常用方法,“统” 之所以排在前面,不仅表明顺序,更说明其重要。
网上资料显示,《家乡》采用的是集体创作的方式,由 3 位 “大咖级” 总监制、总导演、总策划领衔,1—2 名导演分别执导 5 个故事。用一篇影评中的话来说,采取的是“‘分发半命题作文,让各自团队去拍短片,最后统筹成长片’的短平快拍摄模式”。
相比之下,《夺冠》的主创团队就要 “单薄” 很多,导演和编剧都只是一人。但恰恰是这种 “定于一尊” 的创作方式,让这部演员阵容相当强大、内容又有足够深度广度的片子,从始至终张扬着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如果说,片中一位位个性鲜明的女排姑娘是用精神共性统起来的,那么,片中一个个或远或近、或大或小、或令人激动或让人唏嘘的画面则是用导演鲜明的个体风格统起来的。
我们写文章,主要有两种写作模式:一种是高度统一,包括独立完成,也包括一人主导、集体推稿;另一种是统分结合,先集中讨论、统一拉提纲,然后分工撰写,最后一人统稿。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这里就不展开说了。需要说明的是,用前一种模式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整体感比较强;用后一种模式写文章,统稿的最大难题往往是风格很难统一。
显然,《夺冠》的创作和导演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家乡》则与第二种模式比较接近。
《家乡》中的 “统”,体现为用“喜剧” 这个类型定位、“家乡”这个主题词以及 “家国情”“乡土情” 这条主线统领全片,每个故事都注意用时空的腾挪、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其“分”,显而易见地体现为 5 个故事各自独立为一个单元,各有各的主角,各有各的内容,各有各的风格。
必须承认,《家乡》中讲述的 5 个故事,在内容策划、角度选取、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包袱” 设计、冲突构建、主题升华等方面,都下了功夫,故事讲得有特点、有笑点,也有亮点。但恰恰是因为每个单元都有鲜明的个性,就像一群桀骜不驯的野小子,很难统起来,事实上统得也不够好,有一些分而治之的味道。
启示之三: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这个观点,出自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 10 月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家乡》一片,一大 “硬伤” 就是艺术的想象偏多,生活的根基不实。片中所讲的 5 个故事,虽然都立足于农村,但很明显,从导演到部分主要演员,对脱贫攻坚背景下的农村了解是不够的,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和体验是不够的。这部片子走的是 “亲民路线”,试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打开方式来弘扬主旋律,证明主旋律不等于 “高大上”,幽默、搞笑、夸张甚至闹腾与主旋律并非格格不入。这样的创意值得充分肯定。但可惜的是,因为 “走进实践深处” 不够、“当代生活的底蕴”不够,片中的一些情节可能是文艺工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假想,地气接得不够,违背常识常情常理。比如,在《神笔马亮》中,那么多群众和马亮一起 “造假”,善意地哄骗马亮的妻子,看似第一书记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实则党群干群关系再怎么和谐,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打” 法。又如,《天上掉下个 UFO》中的 “滚蛋”“风驰电掣” 的拖拉机等高能奇葩道具,展示的不是农民发明家的不宜,说得好听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得难听一些是弱智的恶搞。再如,在《回乡之路》中,且不说男主角乔树林前后的表现反转太急太快太突然,只说这样一个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治沙英雄,怎么会干出在飞机上 “花钱降舱” 这样的事情——一个 “大善人” 成了 “大忽悠”,这个人设太分裂了,前后反差太大!《家乡》中的很多笑点,说是“无厘头” 可能有些过,但确实有些轻浮,有些“作”。
据悉,《家乡》是今年 5 月开的机,9 月 27 日举行首映活动。满打满算,整部片子的摄制时长也就是三四个月,还要把东西南北中 5 个地方都拍到,其间有多少时间去采风、去体验生活、去接地气呢?
《夺冠》具体拍了多久,我没有查到准确的资料。但有关资料显示,影片开拍一年前,剧组就开始全国寻找演员,历时半年,经过数轮淘汰、表演训练,终于定下 12 名饰演老女排的演员;为了演好郎平这一角色,巩俐提前数月前往女排训练基地和比赛现场,贴身观摩;为了演好青年郎平,郎平的女儿白浪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减重足足 30 斤,并接受了一个多月的表演和台词训练…… 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夺冠》下的功夫肯定远远超过《家乡》。
如果说,因为片子类型不同,《家乡》在 “真” 上无需与《夺冠》相比;那么,在 “实” 上,《家乡》中有那么明显的短板、瑕疵乃至败笔,确实不应该。如果电影的剧本能够请熟悉扶贫工作的专业人士帮助把把关,可能会更好一些。
启示之四:魔鬼在细节中。
抓细节是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方法。《家乡》和《夺冠》在细节处理上都下了功夫,但很明显,《夺冠》做得更好。据说,《夺冠》的导演陈可辛一直以 “镜头写实 + 故事细腻” 著称,尤其擅长于典型人物的情感素描。这个特点,在《夺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得知国外已开始利用计算机演练战术,教练直接下令把球网升高 15cm;为了模拟大赛实战,女排请来当时国内最剽悍的江苏男排充当陪练;在漳州排球训练基地,一面墙上布满了被排球砸出的凹痕…… 这些,是对 “别人拼科技,我们拼命” 的无声注解,是女排精神的生动写照。
又如,因为手指有伤,“郎平”在布置战术时,小手指总是向上翘起;“张常宁”发球一定要先在手里转几圈,转顺了才发出去,这是打沙滩排球时养成的习惯;在里约奥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对阵巴西队,最后一局的关键一球,暂停时,“魏秋月”和 “朱婷” 确认了一下眼神,说准备后攻…… 这样的细节,都源于现实,使影片中的表演不像表演,就像真的一样,只是历史镜头的回放。
再如,大年夜,“袁伟民”还在对女排进行严苛得不近人情的加班训练,姑娘们疲惫地走进餐厅,意想不到地看见自己的父母正在为他们包饺子;中国女排出征大阪世界杯,在机场送行时,“郎平”把一件毛衣送给未能随队出征的 “陈忠和”,毛衣织得不怎么好,前后片不一样,两只袖子也不一样,但这是队里所有姑娘接力织成的;中国女排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郎平” 悄悄打开手机,万里之外,电视机前的 “陈忠和” 拿起手机,听筒里传来雄壮的国歌声…… 这些细节,让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了人性,看到了理解,看到了真情,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还有教练、队员的心路历程。
《家乡》一片中当然也有细节,但无论是细节类型的丰富多样,还是细节处理的自然流畅,都远远不如《夺冠》,特别是一些地方煽情的时候强煽,转换的时候硬转,有的过度夸张,有的过分刻意,手法比较粗糙,这是一大不足。
启示之五:思想恒久远,精神永流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要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在优秀作品的 “三性” 中,总书记排在第一位的是思想性;在总书记提出的精品 “三精” 标准中,“思想精深”也排在 “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的前面。
就思想性来说,我认为《夺冠》胜过《家乡》不止一筹。《家乡》玩的花样再多,充其量是一组套餐式的快餐,而《夺冠》是思想盛宴、精神大餐;《家乡》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头脑中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夺冠》留给我的,不仅有心弦的律动、心潮的起伏,还有久久的回味、深深的思考。
在《夺冠》中,有不少朴素的金句。比如:
中国女排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我们。
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
这些句子,平白却深刻,质朴而隽永。在片尾曲《生命之河》的歌词中,也有不少好句子遥相呼应、画龙点睛。比如,“我想要成为你 / 却怕失去自己”“泪比汗早些滑落 / 没去想为什么”“不害怕折磨 / 因为热爱才值得”,等等。
尤为难得的是,对女排精神这个全片之魂,《夺冠》没有过度美化、高调宣扬,而是用集体叙事的方式去呈现,用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去无声地诠释;它所传递的体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没有局限于、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上,而是非常具体实在的,是动态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这既丰富了女排精神的时代内涵,又彰显了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4747 字,2020 年 10 月 15 日完稿)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6bdfedf0-629a-48b2-b0fc-5ea67931550b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