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新课导学】
开年送大礼了!
假期总是时间太短、过得太快。明天就要收假上班,“三好公文课” 恢复更新,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把心收回到工作上特别是写材料上有所帮助。
春节期间,我停了课,很多读者朋友也给自己放了假。尽管 “三好公文课” 的涨粉速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但我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大家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让自己回归了家庭、回归了亲情。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 3 年多前写的,春节期间作了大幅修改,今天作为开年礼物拿出来,献给大家。
蓄之既久,其发必厚。尽管我尽量控制篇幅,但因为这个主题可讲的内容比较多,全文仍有上万字,在 “三好公文课” 中属于不多见的大餐,希望大家喜欢。
有人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两个字:一是 “道”,二是 “度”。根据我的经验,写公文要确保精度、体现高度、延伸广度、开掘深度、充实厚度、保持鲜度、提升亮度、注重温度、彰显力度。正因为有这么多的 “度” 要拿捏到位,所以写好公文很有难度,要把握尺度,更检验态度。
行文要有度
《菜根谭》里说:“文章做到极致,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我相信,写作水平越高的人,对这句话认同度就越高,理解也越深。
什么叫 “恰好”?就是恰到好处。我所知道的最精辟的解释,就是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这是战国时期楚大夫宋玉用来形容美女的,用来形容美文也非常合适。
用今天的话来说,“恰好” 就是正合适、刚刚好,让人觉得自然、舒服。
有人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两个字:一是 “道”,二是 “度”。“道”是原理、规律,“度”是尺度、程度,是分寸、火候。我觉得,如果从操作性上看,把 “度” 的把控归入 “法”“术” 之内,也未尝不可;但 “道” 也有大小、深浅,把 “度” 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掌握了关于 “度” 的“道”,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度”包含在 “道” 之中。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 · 系辞》)阴阳的变化和平衡、对立和统一,本身就有个 “度” 的问题。
尽管 “度” 比“道”小,但作为写作之道的重要内容,“度”字中同样大有学问。“度”这个概念,在汉字中恐怕是最玄妙、最有哲学味的一个,在写作中同样最难把握也最见功力。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一位 “老政法” 向我介绍起草表彰文件的时候,如何从文字上准确把握贡献大小与奖励等级之间的关系,他说:
受嘉奖,是取得了 “突出成绩”;立三等功,是作出了 “较大贡献”;立二等功,是作出了 “重大贡献”;立一等功,是作出了 “巨大贡献”;授予荣誉称号,是作出了 “杰出贡献”。
这个例子,表面看是程度副词的运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尺度问题。这样的经验,在书本上往往是学不到的。
好公文是立体的、多维的。公文写作中需要把握好的 “度” 有很多,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么 9 个:精度、高度、广度、深度、厚度、鲜度、亮度、温度、力度。
01
精 度
所谓 “精度”,本来是指仪器、仪表的精密程度,我用在这里,指的是写文章的精准程度,俗称 “准头”。
毛泽东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其中,准确性是打头的、第一位的。这就如同射箭必须瞄准靶子一样,没有准头,弓箭再好,射箭的动作再标准、再漂亮,也没有任何意义。
写文章,关键就两步:先运思,再落笔。文章要写得又好又快,这两步都必须做到精准。精准运思,就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精准用笔,就要表述准确、文字精炼。对多数人来说,文章不怕写不出,就怕想不到。所以,精准运思比精准用笔更重要也更有难度。这里,我着重讲一讲如何精准运思的问题。
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起草任何一篇公文,首先要明确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公文,或者说写这篇公文主要想达到什么目的。公文写作的目的性,既决定行文方向,也决定文种文体。写公文的目的,最根本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公文,不如不写,写了也没用。
目的决定方向,相比走了多远,更重要的是方向。从操作上来说,写公文要解决好目的性的问题,主要有 3 个导向:一是目标导向。比如,制定一个计划、方案,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是什么。二是问题导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公文写作的经典模式。三是需求导向。领导需要你写个什么材料,工作需要你发个什么文件,基层需要上级提供什么政策、对哪些事项作出规范,这些都是我们行文所向。
针对性比目的性更聚焦也更具体。就像我们射箭,如果目的是展示射艺高超,针对性则要求瞄准靶心;如果目的是杀伤敌人,针对性则解决是往头上、脚上还是身上射的问题。
写公文要增强针对性,既要针对 “人”,又要针对 “事”,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不能见人不见事,也不能见事不见人,这样难免有失偏颇。
针对 “事”,最重要的是针对问题。在公文写作中,尤其强调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让思路紧跟问题走,使文章紧扣问题展开。无论编制规划还是制定方案、出台政策还是订立制度,无论汇报工作还是部署任务、请示问题还是提出建议,都要紧紧牵住问题这个 “牛鼻子”,既抓主要矛盾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突破关键点上做文章,在打通症结点上下功夫。
聚焦工作中的重点亮点来写做法、写经验,也是针对 “事” 的具体运用。
事在人为,所以写公文还要注意针对 “人”——既要针对为文之事的事主,所谓 “干活不依东,累死也无功”,又要针对文中之事所涉及的对象,尤其是受文或讲话的对象。要针对他们的需求、关切来写,否则就射不中靶心,讲不出 “十环语言”。
比如,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做到有针对性,必须把握 3 条:
一是针对会议的主题和内容。党代会要突出 “党” 字,讲党的工作;人大会要突出 “政” 字,讲政府工作;农村工作会议,要突出 “农” 字,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办公室会议要突出 “办” 字,讲办文、办会、办事,等等。
二是针对讲话者的身份和职责。一个会议,如果只有一位领导同志讲话,要根据其身份来考虑讲什么、怎么讲;如果有好几位领导同志要先后讲,谁先讲、谁后讲,讲什么、怎么讲,则要根据领导同志各自的分管工作来统筹把握,体现出区分度,避免角色错位、内容重复。
三是针对与会者的需求。不同的会议,参加人员不一样,他们各有各的职责、任务、心理和要求。这些都是起草者要认真思考和琢磨的。
上面这 3 条,第一条是针对 “事”,后面两条是针对 “人”——一条针对 “讲” 的人,一条针对 “听”的人,这样就把针对 “人” 与针对 “事” 统一起来了。
精准运思也好,精准用笔也好,关键是养成精准思维。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积小胜为大胜,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写文章。
写公文,还要注意把针对性与可行性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不能有想法没办法、有目标没思路、有思路没措施。
办法措施的精准程度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其前提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把握规律。怎样才叫 “摸清”?我的经验是 “十全十美”——把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正反十个方面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
最近,我听一位副省级领导总结了一个公式:
上情 + 外情 + 实情 = 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位领导解释道:“上情,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部署要求。外情,就是外地外单位的情况,特别是好经验好做法,当然也包括失误错误带来的教训。实情,就是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问题、碰上困难的时候,只要善于把这 3 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往往就能茅塞顿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重要经验。现实中,有的同志考虑问题比较简单,要么只看上面、不管下面,要么只顾埋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还有的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不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样去做工作,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个公式,可以说是摸清情况的 “极简版” 表述。
调查研究是摸清情况的基本途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制定工作思路和举措,刻舟求剑、缘木求鱼都不行,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更不行。
02
高 度
写公文,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指导意见之类的 “大材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领导把稿子打回头修改甚至发回重写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度不够。
文章的高度,是思想的高度、立意的高度,更是站位的高度。同一片风景,站在山顶、山腰还是山脚,或者说俯视、平视还是仰视,视觉效果大不一样。看问题与看风景是一样的道理。
有人把公文的作用概括成一句话——为开展领导工作服务,为领导开展工作服务。领导,不仅代表着职务上的高位,更意味着看问题的高度。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深。写公文往往是 “关起门来当领导”,必须学会 “站在山顶看问题”。即便 “身在兵位”,也要 “胸为帅谋”,能够站在与领导身份、职能职责相匹配的政治高度、全局高度、战略高度来谋事谋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如果看问题的高度上不去,工作视野、工作格局、工作思路就肯定打不开,文稿水平就更上不去。我们经常说,做工作要 “到位不越位”,但思想可以适当 “越位”。如果思想不能高位运行,小秘书如何写出大文章?
高明的写手必定有 “拔高” 思想认识的能力,但这种拔高决不是脱离实际地唱高调、生搬硬套地上纲上线,而是高得自然、恰当——上能顶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要立地,符合基层实际;“天”和 “地” 之间还要有联系、接得上,有详实的内容、严密的论证来支撑,不能搞空中楼阁。
公文是政治工具,写公文最重要的站位是政治站位。提高政治站位,最根本的是站在 “两个维护” 的政治高度,把本职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放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把方向、谋思路、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
在机关单位,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政治工作,都要首先从政治上看。作为机关干部,无论谋划工作还是起草公文,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养成时时、处处、事事首先从政治上看的思想自觉;既要学会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自觉把政治站位和职责定位有机融合,观察分析形势注重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注重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注重防范政治风险,又要立足职能职责抓工作,自觉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业务、具体人、具体事上,落实到谋划工作和起草公文的全过程、各方面。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政治站位呢?最根本的,就是要有看齐意识,自觉地、经常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一致,政治站位自然水涨船高。
03
广 度
高度主要是站位问题,广度则是胸襟问题、视野问题,说到底是做人做事做文章的格局问题。
写公文,不能 “提笔四顾天地窄”,必须 “开窗放入大江来”(宋 ·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学会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职看本职。像井底之蛙那样,只盯着眼前一片天,死守着 “一亩三分地”,那是写不好公文的。
写公文要有广度,就要有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大格局。最重要的,是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大局、大势、大事,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大局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大布局,决定着我们谋划工作的视野和定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 · 陈澹然《寤言二 · 迁都建藩议》)自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和摆布,才能心中有责任、眼里有目标、工作有重心、手上有抓手,以大思路做好大文章。
大势是国际国内的大形势、大气候,反映变化的态势,预示工作的走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把工作放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把握和展望,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抓住发展的先机,以大智慧下好先手棋。
大事是大局中的重头戏,是大势下的关键牌。“大事难事看担当。”(明 · 陈继儒《小窗幽记》)作为笔杆子,要主动想大事、善于谋大事,以大谋略多出大主意。
视野宽还要看得远。急功近利干不成大事业,也写不出好文章。抓工作,写公文,都必须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的科学政绩观,以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的大视野来审视,以为党为国为民的大情怀来思虑;不仅要有 “一张蓝图抓到底” 的韧劲,还要有 “功成不必在我” 的胸襟,以大境界制定好政策。
总之,写公文的时候,不能像写日记、写记叙文,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要学会从大局看 “形”、从长远看“势”,跳出“本我”、超越“自我”,以“大我”“无我” 的境界去谋划工作、思考问题。胸中有大格局、大气魄、大情怀,工作才有大思路,写作才有大手笔。
04
深 度
公文能不能写出深度,首先不是笔力问题,而是眼力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有的问题埋藏得很深,眼力再好也看不到,这就需要下一番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南北朝 · 刘勰《文心雕龙》)的功夫。
具体来说,有 3 点尤其需要注意:
一是集中笔力。有句话说得好:与其松松垮垮地按上一堆图钉,不如牢牢地钉上几枚钉子。写文章也好,做事情也好,都需要有钉钉子精神,既要集中笔力,又要持续用劲,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写文章,笔力要用到关键处,或突出重点,或凸显亮点,或突破难点。笔力越集中,写出来的东西越有深度。
二是层层推进。写文章不是削苹果而是剥竹笋,一层层剥下去,才能得到笋心这个精华。要按照认识规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微观,步步为营、层层递进。
三是一钻到底。就像农民挖水井、工人钻油井,既要选准位置、把准方向,又要挖到足够的深度,才能出水出油。如果缺乏一钻到底的精神,即使位置是对的、方向是准的,也会徒劳无功。
哲学上有个概念,叫 “元命题”,指的是反映事物本源、回归思维原点的根本性问题,往往最简单却最难回答。比如,“我是谁” 就是最古老的哲学元命题之一。万法归宗谓之“元”。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把所写事物的元命题找出来并找到答案,写作思路就会一通百通,文章就如同连通泉源的溪水,自然地活泼地流个不停。
05
厚 度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文章的厚度有两种:一种是皮厚。就像吃包子,咬三口还见不着馅。这样的厚度,有数量没质量。另一种是肉厚。厚且实,厚且重,满满都是思想干货。这样的厚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所以,文章的厚度不由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决定,而是靠思想的积淀、素材的积累自然生成。归根到底,读书的厚度决定文章的厚度。
写公文,一方面要厚积薄发,从一桶水中舀出一瓢水;另一方面要文约事丰,用尽可能少的文字量去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量。
老舍先生说过:
什么叫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 简练须要概括,须要多知多懂。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
写公文,能够做到有思想厚度而没有文稿厚度,那才叫有水平。
06
鲜 度
公文的题材,很多是重复的,计划年年做,总结常常写,但只要肯花心思、下功夫,重复的题材同样能够推陈出新、上色出彩。“千万不要认为前人都把话说完了,我们无话可说;更不能认为别人都把文章写过了,我们无法逾越。”
我认为,文章的鲜度主要体现在这么 3 个方面:
一是思想鲜度。就是对文章主题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写出新思想、新观点、新道理。哪怕是老调重弹,也能弹出新意来。
列宁说过,“真理很灵活,所以不会僵化。” 同样的事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道理,可以推陈出新、常讲常新。虽然真理不会僵化,但如果不学习、不思考,人的头脑就会僵化。思维一旦养成惰性、形成惯性,思想就会缺少活性、失去灵性。
我看过这样一个资料:
据统计,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 919 所,其中拥有明确校训的有 909 所。这 909 所高校的校训,只用到了 605 个汉字,其中 “学” 和“德”两字出现频率最高,均在 400 次左右;重复出现的字,其组合也非常雷同,如 208 所高校使用了“博学”,136 所使用了“厚德”,112 所使用了“笃行”。如果把其中的十大高频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中国大学最通用的校训“博学厚德笃行求实创新”。
对此,媒体评论说,校训语言是教育思维的视窗,语言频道的宽窄反映了教育思路的宽窄;校训 “撞车”,是在狭窄的教育思路和单一的价值弯道上开车的必然结果。校训千校一面,文章千篇一律,说到底,都是因为思想懒惰、文化贫血。
二是材料鲜度。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水果往往是越新鲜的越好看、越好吃、越有营养,文章的素材也是一样,耳熟能详的东西很难让人提起兴趣。当然,新鲜的素材不一定都是现代的、最近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很多历久弥新的东西。只要是没见过、不熟悉的,哪怕是出土文物,都会给人以新鲜感。
三是语言鲜度。短话最有效率,新话最有魅力。文章要吸引人,就必须讲出别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原创话。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只能让人耳朵起茧、心中生厌。
鲜活的语言源于生活、源于群众,“最大的语言宝库,毕竟在当代人的口头上。” 所以,我们要注重与当下大众话语体系相对接,让公文语言也接上地气、抹上 “流行色”,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社会节奏合拍。
总之,保持公文的鲜度,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准确把握新精神新要求、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新实践新经验。把这些功课做好了,公文出新、观点保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写文章贵在创新,但绝不能为出新而出新,甚至为了语出惊人而剑走偏锋、生造概念、故做噱头。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讲出新意,并不是要去刻意求新,甚至搞文字游戏。更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标新立异。”
07
亮 度
“新鲜”“鲜亮” 都是合成词,说明 “新”“鲜”“亮”3 个字语义相近、密切相关。但仔细琢磨起来,三者还是有区分度的。
公文的 “亮”,不是“漂亮” 的“亮”,而是 “闪亮” 的“亮”,主要是观点之亮。
观点之亮,要么是神来之笔,要么靠提炼之功。我体会,观点的提炼,一般要经过两道工序:先 “提纯”,再 “提亮”。提纯,就是要炼掉杂质、删除废话;提亮,就是要用心打磨、反复抛光。
一篇好文章,总会让人记住一两个好句子,正所谓 “不求万言留青史,但望一句动人心”。文章中的关键字眼,更是能够一字脱俗、满纸生辉。
提亮观点,巧设题眼是最常用也最管用的方法。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文章有眼则活,标题有眼则亮。比如,我在一篇讲话稿中,写到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时,在观点(小标题)的提炼上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每个标题的最后一字就是题眼。只看前半句,这组标题没什么出新出彩的地方,加上有眼的后半句,就像一个睡醒了的小伙子,立马精神起来。
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铸牢创新之魂。
要围绕实现赶超跨越,强化担当之责。
要围绕打造过硬队伍,扫除作风之弊。
年前,我们单位领导班子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我在撰写自己的发言提纲时,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说自己跟得不够紧,存在 “时差”;谈到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说自己与过去相比,存在“落差”。“时差” 和“落差”,这是巧借概念,也是巧设题眼。
08
温 度
文字和文章本身是没有温度、没有色彩、没有味道的,它的温度、色彩和味道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真假浓淡。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件毛衣,一碗面条,如果注入了真感情,哪怕 “卖相” 再差,都会让人觉得暖烘烘、香喷喷的。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唐 · 白居易《与元九书》)莫言认为:“一个艺术作品只有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才是好作品。”法国作家狄德罗也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
公文是政治 + 文字的产物,同样要注重温度、传导温度。从政治上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的政治必然是有温度的,其温度源于执政者为党为国为民的一腔赤诚、一片真情。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传播就是政治温度的传递。从文字上看,公文是机关单位与党员、干部、群众的间接交流,要发挥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功能,就必须说服他们、打动他们。“感召”一词,是 “感” 在先、“召”在后,注入感情、传递温度是最好的感召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个鲜明风格就是有温度有热度。这种风格,从其 “首秀” 讲话中就可略见一斑。我统计过,总书记在十八大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虽然只有 1520 字,但 “人民” 二字出现了 19 次,成为讲话中绝无仅有的高频词。其中,最贴心、最暖心的话语当属这么一段: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老子的名句,强调全党同志要 “以百姓心为心”,深刻理解“政绩之本,在于为民” 的真谛,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因为始终以这样的情怀——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历史情怀来治国理政,他所说的很多话是温暖的,甚至滚烫的。这种鲜明的 “黄土地” 风格,是 “习式风格” 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我们为政为文时要认真学习、自觉践行的。
09
力 度
了解并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提出推动发展、造福于民的政策措施,再以文件的形式上升为党和政府的主张,依靠群众的力量去抓好落实、推动落地,这是公文写作的大逻辑。所以,只要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事情,我们就要小心求证、大胆落笔,用掷地有声、斩钉截铁的语言表明决心,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抓到底,把正能量逐层逐级地传递下去,源源不断地释放政策红利。
公文天然具有指令性,但公文的力度主要不是源于公共权力、行政效力,而是源于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有坚持真理、坚守原则的底气,下笔时就有大义在胸、无私无畏的正气,有直言不讳、敢于亮剑的硬气,有敢闯敢干、克难攻坚的锐气。一篇部署工作的讲话,如果不能针对问题讲出一点狠话、硬话,讲的人提不起劲,听的人也不会受到触动。
公文的力度是公权力也是公信力,是决策力也是执行力,是说服力也是感召力。有的力度是直接付诸文字、跃然纸上的,有的力度是不见字眼却力透纸背的。
有一次,一位省委领导跟我聊天,讲到他当市委书记时,以 “握雷霆手段,怀菩萨心肠” 为座右铭,因为扫黑除恶,有人找上门来,说自己后台很硬,劝他做人留一线,他义愤填膺地回答:
你那一把伞遮不住我这一片天!你有后台,我有靠山。你的后台再硬也比不了我的靠山,我的靠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是全市人民!
尽管我们只是闲聊,领导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调不由得高了起来,真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我想,听到这样正气凛然的话,任何黑恶势力都会胆战心惊。
10
小结:根本在尺度
上面这 9 个度,大致可以分为 4 组:精度既打头又管总,在文稿质量上属于 “一票否决项”,单独作为一组;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共同构成文稿的 “四维空间”,决定文稿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这是第二组;鲜度、亮度都具有增强吸引力的作用,是第三组;温度、力度一柔一刚,犹如一阴一阳,具有增强感召力的作用,是第四组。
不同的 “度” 有不同的特质,但所有的 “度” 都有共性,从根本上说都是尺度问题。对于写公文来说,把握尺度尤为重要。
我体会,尺度是合适的鞋,不大也不小;是春天的风,不冷也不热;是知时节的雨,不早也不迟;是烹调名师放的盐,不咸也不淡。在机关文稿的行文用语上,要努力做到:
话不说满留余地,形容不能太夸张。
限制状语不可少,程度副词多思量。
写公文以稳为重,不能说绝对话、过头话。绝对话容易作茧自缚,没有退路。过头话容易吹破牛皮,贻笑大方。所以,要尽量少用形容词,不用极致词,“一般”“原则上”“总体上”这样一些限制性的状语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比较好”往往比 “好”“很好”“非常好” 来得更稳妥,“可以”“应当”比 “必须” 留下的余地更大。
语言是有弹性的。我们写文章,表达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写法,多一个词、少一个词,用这个词、用那个词,都可以。但弹性太大太小都不合适,就像坐沙发一样,弹性不合适坐着就不舒服,这就要求我们把准那个度,掌握好临界点、平衡点。
比如,2014 年 1 月 15 日,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有这么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规定:
第八条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二)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不得突破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和第八条第七项规定的资格要求。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
……
第十四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
这里面,有几个词特别值得琢磨,也是贯彻落实《条例》时需要慎重把握的:一是 “必须”;二是“应当”;三是“一般应当”;四是“可以”;五是“不得”。我理解,从“必须”“不得” 到“应当”“一般应当”,再到 “可以”,在约束力上是层层递减的关系。“必须” 和“不得”都是强制性规定,一个是 “铁规”,一个是“禁令”,都是不能打折和变通的硬要求。比如,在破格提拔干部时,没有从严掌握就是失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没有经过民主推荐或者越了两级提拔就是违规。“应当” 是原则性规定,有 “原则” 就有 “例外”;“一般应当” 是一般性要求,有 “一般” 就有 “特殊”,意味着执行过程中灵活性更强;“可以” 是授权性规定,说明在做与不做之间被授权者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条例》是党内法规,在措辞上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一样,尤为注重严谨性,甚至要在文字标准上体现出 “党纪严于国法”。公文的特定效力,决定了发文机关在讲究措辞、把握尺度上应当向法律法规看齐。
又如,有一次我和几位同事起草一份领导讲话稿,写到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四川万源市组织部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时,一位同事这样写道:
李林森用 42 年的短暂人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 “忠诚颂”,被广大网民誉为组工干部的一面镜子、一杆旗帜、一盏明灯。
我在统稿的时候,觉得这句话虽然不长,但用了形容词,又用了比喻和排比,文学色彩太重,就做了 “降调” 和“褪色”处理,使文学语言变成了公文语言——
李林森虽然英年早逝,却用生命铸就了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被誉为是组工干部的一面旗帜。
这样一改,意思没有变,句子更精炼、更平实了。我体会,写公文应该尽量少用形容词,就像马克 · 吐温对一位青年记者说的话:“只要你能把形容词逮住,就毙了它。”
再如,某同事起草一份宣布干部任职的领导讲话,对这名干部,初稿中有这么一句评价:
他善于学习思考,知识面较广,理论功底扎实,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
根据我对这名干部的了解,他是中专的文化底子,虽然通过在职学习拿到了研究生学历,但一没搞过理论研究,二没干过文字工作,平时也没见他舞文弄墨,这个评价显然过高。于是,我在审稿时,实事求是地修改为:
他注重学习提高,知识面较广,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管理学中有一个 “360 度评价法”,也叫做“全方位考核法”,常用于绩效评估和对人的考核,其特点是评价维度多元化。公文中的“度”,是多元的,也是多维的。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度” 要拿捏到位,所以归结起来就是:写好公文很有难度,更检验态度。(10552 字,写于 2015 年 12 月,2019 年 2 月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4aa68e70-c0fe-45ea-aad3-a4d76367697f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