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152
class
写啊写啊写啊写,讲啊讲啊讲啊讲……
不知不觉,“三好公文课” 走过了 295 天,写下了 50 多万字,推出了 152 堂课,吸引了 17373 名注册用户,点击量 30 万 +,被其他公众号转发 77 篇次,大部分课程被 360 个人图书馆收藏。
尽管我很努力、很认真,尽管 “三好公文课” 得到了相当多读者的认可、支持和推送、转发,但我清楚地知道,她还有很多不足,实际上是我的不足。
8 月 29 日,一位读者用 3 条留言,给我发了 636 字的内容,其中有肯定,更多的是批评和建议。批评意见是说我用 “小 X” 来黑小兄弟,吹嘘自己多能写、多能改——“文章改动幅度大不能证明你水平高,只能说你喜欢改。”建议是“不要过分突出自己,多在领导和众人面前表扬你的下属,多加油鼓劲肯定”。
首先我要感谢这位读者的关心,不是出于关心不会写这么多留言,更不会直言——诤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其次,我也想以此为由头,和微友们说说心里话,不是辩解,而是沟通。
“三好公文课”里确实有不少 “小 X”,而且原型多是我的同事、下级。在我心里,他们更是我的战友、写友。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笔法来“讲” 课,能不能对 “小 X” 避而不谈?
我反复思考,仍然坚定地回答:不能!
我的理由主要有 3 点:
第一,没有 “小 X” 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三好公文课”。在第 70 讲《读懂 “三好公文课”》中,我早就说过,我的写作课最基本的定位是 “四少讲”(书上有的、别人讲过的少讲,没有亲身经历、切身体会的少讲,没有深刻认识、独到见解的少讲,没有系统总结、认真梳理的少讲),最鲜明的特色是讲故事,“三好”的内涵和宗旨就是 “讲好听的写作故事,发好看的原创文章,教好用的笔耕经验”,“三好” 的特色和追求就是“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我从创设这门网上课程之日起,就在努力探索差异化的路线,努力打造与别人不一样的写作课。我的课,多数情况下,授课的现场不在学校里、教室里、讲台上,而在办公室里、会议室里,在办公桌前、电脑前、投影仪前,是 “一对一讲文稿,手把手教写作” 的实训实战课,是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的写作故事会。我的课,讲述的都是真实、鲜活的写作故事,力求以人为镜,把做人做事做文章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故事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美国著名女诗人穆里尔 · 鲁凯泽说:“构成世界的元素不是原子,而是故事。”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公文写作是个苦活、累活、熬人的活,之所以对林林总总的《公文写作大全》《文秘宝典》读不下去、看不进去,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成长故事,没有在教人写作的书里看到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写作故事。而我,试图弥补这样的不足。
我经常说,写文章要 “见人见事见思想”。不 “见人”,事由何来?故事何来?思想由何而来?
我反复说过,“三好公文课” 对事不对人、对文不对人,就是单纯地讲文稿、讲写作,没有任何个人恩怨、江湖是非。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我会以身边人的写作和文稿为例,指出我认为不妥不当的地方,而且一定会说明理由、提出建议。这是实际工作场景的还原,也许会有一些艺术的加工,但绝没有贬低、诋毁、刁难、压制,没有人身攻击,绝不会因为一些不足、一篇文稿否定一个人,特别是我亲密的同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孜孜笔耕的人都值得尊敬,就算在辛勤耕耘中暴露出缺点和不足也值得尊敬。我尊敬每一个人的笔耕,但我更尊重写作上的真理——我所说的不一定都对,但一定有我的道理,而且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实践中体悟出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
第二,没有修改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说服力。尽管有人说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我更坚信比较辨异同,比较分优劣,比较出真知。
我承认,无论对别人的文稿还是自己的文稿,我都经常改、反复改,但我绝不是 “喜欢改”,更不会胡乱改。为什么要改?因为有我认为需要改的地方,更因为 “文章不厌来回改,越改才能越出彩”。
远的不说,就说我在现单位改稿的情况。我非常自豪的一点,就是近十年写了无数的稿子,稿子送到领导手上,保持了很高的 “一稿通过率”。这个很高的 “一稿通过率”,是以别人送给我审的稿子,很低的 “一稿通过率”换来的。如果我不 “否掉” 我认为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稿子,领导就会 “否掉” 过了我手的稿子,这个后果更严重!事实上,很多稿子一开始并没有过我的手,都是领导签批或电话指示我修改的。
有一位老领导对我的文稿服务非常满意,我用长期的努力获得了他的信任,他对我的文稿基本免检,对没有经过我审核的稿子都要求拿给我看一看。一些同事拿稿子给我看的时候,就说 “这个稿子我们是认真写的,你那么忙,就别浪费时间了,直接签个字得了”。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笑着说:“那不行!领导信任我,我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我随随便便签个字,很可能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就把领导的信任给毁了!” 所以,无论稿子是大是小,我都会认真看了才签字,需要改的改了才签字。我不会 “为改而改”,但一定会 “该改就改”,改到我自己满意才出手。
“三好公文课” 中,有不少原稿和修改稿的对照讲析。我所修改的地方,是不是该改,改了是不是更好,相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身边的同事都知道,经过我修改的稿子,我从不会拿去向领导邀功,更不会到领导面前对原稿的作者说三道四。是谁起草的稿子,我改好了会返回给谁,让他(她)再校对一遍,然后直接把稿子送给领导。至于他交稿的时候怎么说,会不会 “埋没” 我的功劳,我根本不在意。
如果时间充裕,我会带着原稿作者一起改稿子,一边改一边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改。“三好公文课” 中的很多场景,都是这种情形的还原和再现。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市面上的公文写作类专著、教材,多数先讲公文常识,然后按文种讲授写作方法,采取 “格式 + 范文” 的教学方法,所举的例子都是别人的,只有成品文稿,没有过程分析,没有前后对比。做过文稿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写作的过程远远比最终形成的文稿更能给人以教益。所以,我在课程中突出以文为鉴,运用大量过程稿和返工稿、花脸稿和对照稿、问题稿和错情稿,力求让读者零距离感受公文写作的真味,从文章生产全过程系统学习如何立意、构思、起草、修改,掌握每一个环节的写作要领和技法。这几类稿子,都是我所说的“活教材”。事实证明,这样的课程是最受读者欢迎的。
遗憾的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以及 “行规”,很多稿子我不能公开;限于讲稿篇幅,很多细节我无法一一讲解。
第三,没有问题就没有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三好公文课” 中的我,比现实中的我还要温和,对别人几乎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对写作和文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只是如实指出、客观分析,并不夹带私人感情。当然,写稿子、改稿子、讲稿子都应该内外有别,有的东西私底下讲并不要紧,放到课程里公开,会让当事人丢面子,所以我在一些课程中采用了 “小 X” 的命名方式,其实有关情节我都做了处理,这些 “小 X” 也多数化了妆、换了马甲,恳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去猜测他们的真实身份,这没有什么意思,不是课程的价值点,也不应成为关注点。这样的 “批评” 如果给有的同志带来了伤害,我在这里公开说一声“对不起”,今后我会更加注意处理好工作现实与网上课程的关系。
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时候,一位领导告诉我:“千万不要害怕领导批评,领导批评你是觉得你还有培养前途,如果领导理都不理你,那你才知道错。”
批评和表扬、激励和鞭策,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低年资的同事写作能力上有短板、文稿中有问题,我不指出、不修改,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这到底是爱护还是伤害?如果写稿子的人自以为是,谁的意见都不听,我的稿子谁也不能改,会不会有进步?前面那位读者建议我多考虑带队伍的事情,我带队伍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不仅带着他们推稿子,还改给他们看、讲给他们听,特别是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我特别倡导讨论稿子的时候要营造一种 “没大没小、没对没错(只用采用和不采用)、没皮没脸” 的民主氛围,任何人都可以对我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见、批评意见,采纳下级提出的好意见我会当场表扬。
那位读者建议我不要过分突出自己,多在领导和众人面前表扬下属,多加油鼓劲肯定。
这个建议很好,我完全接受。事实上,我经常在领导和众人面前表扬下级的同事,在他们有机会交流、提拔的时候积极举荐,甚至不遗余力。我任处长时的处室同事,几乎都得到了提拔,当然这主要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靠组织的培养、同事自己的努力。下级同事家庭生活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是能帮就帮,尽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现实中的我,从不要求下级同事为我起草讲话稿;如果他们写了,我也从不折腾他们——写得好,我就用;写得不好,我就自己来。我常说,自己人不折腾自己人。
也许我这样说,又是在 “突出自己”“吹嘘自己” 了。
但是不要紧,因为我不是我——在 “三好公文课” 里,我不是领导干部,而是成文老师。我写自己加班、熬夜、反复改稿子,写家人的理解、支持,真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是在“身教”。要把文稿工作干好,单靠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精品背后是精神”,“精神到处文章老”,我要展示和传递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如果没有文中的那个 “我”,这种精神力量无从依附、无从展示,更无从传递,因为“三好公文课” 是原创课,不写前人,不写名人,只写我和身边人。
我想告诉那位提建议的读者,“三好公文课”不是写给我的领导看的,我还真不希望自己的领导看到。作为一名 “老机关”,我深知低调做人的好处,开这门课确实有些“高调” 了,对我非但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还有仕途上的不利影响。我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是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多写几篇稿子去换稿费,多讲几堂课去拿课酬,也不如多花点儿时间陪陪家人、做做家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 王风 · 黍离》)
说实话,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领导干部关注我的课程,但其中不要有我的领导,因为我开这门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自我宣传,为了吸引领导的目光、获取领导的赏识。如果我真是为了这个目的,有可能适得其反,这一点我非常清楚。我之所以隐掉工作地点、单位、职务和真实的姓名,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关注现实中的我,而只是把课程中的我看作 “成文老师”。我希望,写手学了我的课,能够改变自己的写作状态;领导干部看了我的课,能够改变单位的写作生态。“三好公文课” 的读者中虽然有一些是我的同事,但他们的加入不是我要求的,甚至我都没有在同事中作过宣传和推送。我们单位总共只有一两百号人,我的读者却有一两万,而且全国各地都有,这靠的是口耳相传,不是市场运作,更不是行政手段。我开这门课,做的是公益,为的是那些和我一样,在文山中苦苦探索、艰辛跋涉的人,更主要的是年轻人,是我不认识的同道中人。我希望用我的付出,帮助他们在文山中少走一些弯路,走得更轻松一些,也更快更稳一些。
我非常欣慰的一点,是不少读者把我的课程我的文章全部下载,还打印下来、装订成册、反复学习。据我所知,有一位读者还自掏腰包,送到印刷厂,制作成书籍的模样。
“三好公文课” 满百讲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我的文章我的课》,其中写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让我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这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不收费、不接受打赏、不亮真实身份,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这门课程上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将为着自己的初心,继续用笔开路,和大家一起往前走。(4702 字,2018 年 9 月 12 日完稿)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2b7dade6-4edd-404a-b46e-748c4f9f654f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