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344
class
【新课导学】
到今天,《边写边悟》“文法之悟”篇 “取材之法” 部分一共 5 篇文章就全部推送出来了。下一步,“三好公文课”该转入别的内容,看看能不能给大家换换口味。
这几天,我除了白天在单位写材料,晚上又开发出了 3 堂新课:一堂是现身说法,以我在一个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为例,告诉大家怎样把严肃的话题写得生动活泼;两堂是经验总结,分别讲的是 “写作中的逻辑运用” 和一条重要的写作法则——先完成再完美。
这几篇文章,我写得都比较有感觉,自己挺满意,写完了也与身边的同事进行了分享,评价也很好。其中后两篇,我打算补充收入《边写边悟》一书。
344
class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 “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 ·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 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取材之法 ●
为文如造屋,造房子和写文章都离不开材料。对材料,一要广泛占有,精挑细选;二要科学管理,认真 “吃透”;三要合理加工,妥善运用。这里面,每一步都有方法可讲。
用典如水中着盐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 如果能达到这种不露痕迹、浑然天成的效果,用典的功夫就算是到家了。
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刘勰在《文心雕龙 • 事类》中教了两个绝招:一是 “用旧合机”。引用故事,时机要合适,符合文章中正在写的实际情况。二是 “用人若己”。引用前人的事例、言论,要像从自己嘴里说出的话一样自然。
在这方面,毛泽东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比如,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段文字共有 3 句话,其中第一句是引子,由 “死的意义有不同”,很自然地引出司马迁的名句,借以回答不同在哪儿;紧接着又用自己的话,对司马迁的话作了发展和升华,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的死才比泰山还重、怎样的死又比鸿毛还轻,不仅承转十分自然,而且将经典名句与文章内容、自己的话和古人的话做到了无缝衔接,真的是恰到好处、妙用天成。
又如,1939 年 7 月 7 日,毛泽东对即将上前线的陕北公学师生讲话,以《封神演义》里的故事作比喻,他说:
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同是三样法宝,此法宝非彼法宝,这叫援古喻今、故中求新,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借力发力、翻新经典,把文学故事当作政治教材来用,让人们熟知的典故变得别有意味,把大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
这两个例子在毛泽东的用典中极具代表性:前者是 “引经”,后者是 “据典”;一个是用句,一个是用事;一则典故文雅,一则典故通俗,都做到了 “用旧合机”“用人若己”。在毛泽东的文章诗词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之所以能够对文史典籍信手拈来却又十分贴切,随意挥洒却又自然妙合,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这些典故太熟了,所谓 “用典妙来无过熟”“如盐融水了无痕” 而已。(871 字,写于 2016 年 6 月,2020 年 1 月 6 日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22c39279-93bc-4421-8bc9-c846597cde2c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