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也谈 “敬惜文字”
成 文
“敬惜文字” 这句话,我是在《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慧敏的文章中看到的。这是一篇追忆文章,追忆的是其研究生导师、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的点滴往事。王慧敏在文章中写道:
“敬惜文字” 是范敬宜常叮咛我的话。他说:“现在新闻圈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轻视文字。如果谁要鄙薄一个记者,会在数说了一顿不是之后来这么一句‘这人,文字还行’。其实,这是把本末闹拧了。文字是新闻从业的基础。没有过硬的文字基础,绝对当不成好记者。”
范敬宜先生是新闻大家,担任过《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两家央媒大报的总编辑。连这样的大家都那么敬惜文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自己笔下的文字呢?
看到 “敬惜文字” 这句话,我对 “敬惜” 二字特别有感。反复琢磨,细细品味,觉得这两个字真是用得好——精准、精到、精辟,讲到对待文字的正确态度,真是没有比这更妥帖的词了!
“敬” 是对文字的尊敬、礼敬、崇敬,更是一种 “文化敬畏”。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奇、最美丽、最先进、最有内涵、最了不起、最有生命力的文字。这一连串的 “最”,唯有汉字才当得起、称得上。汉字不仅是文化符号、交流工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文脉赓续、文明衍继的方舟。据《淮南子 · 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传说汉字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老天爷都被感动了,用粟米下了一场雨;到了晚上,魑魅魍魉因为天机尽现、无所遁形,惊恐地大哭。这样的汉字,我们岂敢不敬,又怎能不敬!
“惜”,是对文字的爱惜、珍惜、吝惜,可以说是一种 “文化自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 “惜墨如金”“惜字如金” 的传统,也留下了很多苦心炼字、精心琢磨用字的典故。“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 卢廷让《苦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 贾岛《送无可上人》)等,都是古代文人敬惜文字的生动写照。
惜字,对于吃文字这碗饭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以文辅政者来说更为重要。记者以及论文、文学作品的作者,写的都是自己的文章,文责再大也可以自负。而我们作为机关干部,起草的文稿文件再小,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出了任何纰漏,谁都负不起这个责。所以,我们不仅要养成不错一字、不多一字的 “文字洁癖”,更要严谨规范、字斟句酌地使用文字,努力做到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直至一字难改、一字不可易。
前不久,我在《学习时报》上看到采访实录《习近平在上海》。其中讲到,青年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插队的时候,给父亲习仲勋写信,叙述自己在那里放羊的情况。没想到,习仲勋同志在回信上用红笔帮他改正了错别字。这件事,对当年的习近平震动很大。后来,每天放羊的时候,他都随身带着一本《新华字典》,边劳动边学习。看到这个故事,我对习仲勋同志钦佩不已,他连儿子来信中的错别字都不放过,无论在敬惜文字上,还是在教育子女上,都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敬惜文字,不仅体现在书写使用文字的行为上、过程中,延展开来,还应体现为敬惜文字书写使用的载体和结果——书刊乃至有字的纸片。在我国很多朝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一直保持着 “敬惜字纸” 的好传统。从供奉字圣仓颉,到参拜文昌帝君,从各种版本的《惜字训》《惜字律》,到各式各样的“惜字会”“惜字塔”“惜字楼”“敬字亭”“焚字炉”,都是敬惜文字的明证,也是文化自律的体现,是在无声地告诫我们:敬惜汉字,就是敬重历史、敬畏文化。
汉字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从事文字工作的时间越长,与文字的交往交情越深,我的感受就越真切、越深刻。写下每一个字的时候,它绝不是任我差遣的仆人,而是听我诉说的挚友、心意相通的知音,它欢喜着我的欢喜、悲伤着我的悲伤,让我唯有真心相交、真情以待,不敢有半点欺瞒和苟且。而这样的交流,也让那些我所熟悉的文字更加知我懂我、愿意帮我助我。很多时候,不是我写下了它们,而是它们解读了我。(1569 字,2021 年 11 月 8 日完稿,11 月 20 日修改,12 月 4 日再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d6419c63-08df-44d0-9a7a-7758ee5aec46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