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 重在信心●
世上最为艰巨的挑战是挑战自我,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的心魔。所以,做任何事情,学任何本领,都要把树立信心摆在第一位。所谓信心,就是面对任何困难、挫折和挑战,心里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我能行!
“学院派” 培养不出 “大笔杆”
有人说,中国文坛 “两大怪”:文学院难出大作家,中文系不产笔杆子。
怪是怪,却是事实。抛开文学院不说,在我工作过的五家单位,材料团队中挑头的没有一个人是学中文的,学文科出身的都不多。
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教师有问题;二是教材有问题;三是教法有问题。
从教师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多是学院派传承,本科毕业考硕士,硕士毕业考博士,博士毕业了当大学老师。一位上写作课的老师一辈子写的公文,可能还比不上一名机关写手一年的工作量,教给学生的东西多数只能从书上来、从网上来、从别人那儿拿来,有的还倒了好几手。
从教材看,大学里使用的写作教材,“编”的多,“著”的少,原创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在教材发行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学校保护主义”,很多教材都是校本教材、自产自销。2015 年“五一” 节那天,我突然冒出个想法——看看书城里关于公文写作的书,到底有多少出自机关写手笔下?在 NN 书城泡了半天,把 “公文写作” 专柜的上架图书扫了一遍,我得出这么一组统计数据:书名中有 “公文”“公务文书” 或“文秘用书”“办公室文书”等字样的,共 67 种(部),其中主编或第一作者是公务员的,只有 1 种;公文写作研究会负责人和顾问主编的,有 15 种;高校教师编写的,有 23 种;还有一些作者是搞社会培训、出版策划、文学刊物编辑的。
这让我得出一个尴尬的结论:写公文的人不写书。常写公文的人很少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不写公文或者写得较少的人反倒用 “拿来” 的种种素材大编特写一番。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著书者的贡献,没有他们的著述,很多机关文字工作者特别是初学者想找一本教材都不容易,而且有的书(尽管是少数)写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很有价值。然而,充斥图书市场的,更多的是不以躬身实践为基础,在知行分离、学用脱节情况下编出来的书。这些书有厚度缺深度,有数量缺质量,有理论缺实践,看了以后倒不至于一点儿收获都没有,但能用上的东西真不多。
为什么党政机关的笔杆子不注重把自己的鲜活经验变成文字呢?作为同道中人,我可以设身处地讲几点理由:忙是最大的理由;保密也是重要原因,有的工作只能做不能说,更不能写出来公开发表。所以,学习公文写作,真正实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内部资料,是外面的人看不到的;各式各样的过程稿、花脸稿、返工稿,更是打着灯笼、踏破铁鞋也找不到的活教材。
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公文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经验科学,工作实践是公文写作的活水源头。不说三天不动笔,如果三年不执笔写公文,恐怕再怎么做研究,都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网上找来更糟糕”。这样的人,在公文写作上不能说没有发言权,至少发言的“含金量” 会大大减少,“水分”会大大增加。
从教法看,大学里缺乏有效的公文写作实训。不是训练量大小的问题,而是训练的形式、内容与公文写作实际离得太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教室里做实训,无异于在岸上、在小溪河沟里学游泳,不可能学到 “万里长江横渡” 的真功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习公文写作,最好的课堂、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材都在党政机关,只有机关单位才能培养出公文写作的好手、大家。如果有更多笔力深厚的公职人员把自己独到的写作认识、管用的写作方法、丰富的写作经验贡献出来,这是繁荣文坛、助力政事之盛举,也是我辈后学之万幸。
公文写作理论和方法属于软科学,却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硬功夫。软科学需要加强研究,硬功夫需要加强锻炼。希望有更多的机关写手著书立说,成为专家型的干部;希望有更多的机关写手走上讲台,成为 “实践派” 的教师。(1445 字)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b1926ce6-b145-4194-b571-4dd328bd53c0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