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255
class
【文理之悟】
思无定契,理有恒存;文无定法,法有所宗。
写文章的方法,都是从写作原理中化生出来的,原理生规律,规律出方法,方法化技巧,正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搞懂弄通写作原理。所谓 “懂”,就是解其意、知其然;所谓“通”,就是溯其源、衍其流,知其所以然。“懂” 是理解,“通”是领悟,二者之间的桥梁是思考。
●通达之理●
写文章,运思重在 “通”,行笔贵在 “达”。所谓 “通”,就是把事理文理想明白,把写作思路理清楚。所谓 “达”,就是文字所表达的与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西方谚语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确实,通往一个目标,路径可以有多条;表达一个意思,方式往往也不只一种。但是,最便捷的道路、最合适的词句,往往都是唯一的。掌握好写作原理,就能给思维装上导航仪,给表达安上过滤器,帮助我们在写作中及时作出最佳选择。
作文如说话
作文跟说话是一回事儿,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用嘴说话叫做说话,用笔说话叫做写文章。”
老舍先生则指出:“写文章和日常说话确是有个距离,因为文章须比日常说话更明确、简练、生动。”
作文和说话都是为了传情达意,本质上没有区别。但二者毕竟是两种表达方式,多少有些不同。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说的是书面的话;说话是嘴来表达,说的是口头的话;书面语与口头语是不同的语言体系,很多字词不宜互用。作文往往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作准备,说的是深思熟虑的话、精雕细琢的话;说话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说的是脱口而出的话、原汁原味的话。所以,将语言落成文字,注定是一个在提炼中浓缩、在打磨中成型的过程。
这里,我主要想从写和说的共性角度,探讨作文如说话的启示意义。
作文如说话,意味着作文并不难,关键是要像说话一样天天练。觉得作文难的人,可以想一想小孩子是怎样学会说话的。他们从发音到会意再到组织语言,从会说一个字到会说一个词、一句话,哪一步不是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把同样的功夫下在学习写文章上,不可能学不会、学不好。
作文如说话,意味着对说和写同步训练,可以事半功倍。在语言表达上,手和口都服从于脑的指挥,本应 “分工不分家”,密切协调配合。所以,从小学开始,学校和老师就把语言和文字一起训练,这才有语文课。说和写就像人的两条腿,如果一腿长一腿短,肯定走不快、走不稳、走不远。现实中,会说不会写、会写不会说的人都是有的,前者往往是在写作方法的学习运用上有短板,后者要么是胆量问题,要么是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强。要掌握好说和写这两把刷子,不仅要同步训练,使两方面的技巧融会贯通,还要与听和读紧密结合起来,接受全方位训练。
作文如说话,意味着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说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话,一种是独白。说话要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就必须看对象,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没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说自话——明明是写给别人看的,却只考虑自己想说什么,丝毫不考虑读者关注什么。一名合格的写手,必定会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把文章变成自己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使自己想写的与别人想知道的内容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
作文如说话,意味着要使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名言警句之所以能广为流传、行之久远,不仅在于有深刻的思想,还在于有平实的语言。语言是生命和生活的声音。脱离了现实生活,群众不会说、看不懂的语言,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写文章不能口语化,但适当运用一些大白话、家常话,运用一些冒着热气、沾着露珠、带着泥土芬芳的群众语言,可以使文章与实际、与生活、与群众贴得更近,更有亲和力。老舍先生也说过:“写文章必须动脑筋。可是,这样动脑筋是为给日常语言加工,而不是要和日常语言脱节。跟日常语言脱了节,文章就慢慢变成天书,不好懂了。”
作文如说话,意味着要养成娓娓道来的文风。娓娓道来,是平等相待的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而不是空洞刻板的说教,是声情并茂的讲述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念稿。读这样的文章,如同听一位睿智的长者追忆自己的故事,听一位高明的老师进行情境式教学。
京剧大师梅兰芳有一句名言:“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 作文和说话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像生活和戏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写的文章和他平时说的话一点儿相似之处都没有,文章里肯定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没有看头;反之,如果太像平时说话了,说明在艺术加工上下的功夫还不够。(1449 字,写于 2016 年 6 月,2019 年 4 月 18 日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af699aed-c4b6-4b67-a838-ff4d3285e3d4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