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知行合一
64 家的定义
Words 2236Read Time 6 min
2023-6-19
2024-8-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致读者朋友】
上一篇散文《爱的小屋是我家》挺受欢迎,也唤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其实,当年我写的关于 “家” 的文章是一组三篇。
女同胞对家更为看重,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也更重要。趁着 “三八节” 的余热,我把剩下的两篇也拿出来分享。
这三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属于首次亮相。当时我写下这些文章,纯属有感而发,也是自觉的写作练笔。“书到用时方恨少,笔到写中才觉钝。” 要想把文章写好、把笔力提高,除了平时的积累、写时的认真,还要经常磨一磨手中这管笔,不断拓宽自己的写作面,不能为写而写、为文而文。这些年,在公文写作方面,除了 “命令(令)” 以外,其它的文种文体我都写了很多;在新闻方面,从消息、综述到通讯、特写、评论,每一种我都有所涉猎;在文学作品方面,诗词、歌词、散文、杂文、小品、相声、小小说、三句半,我也都一一尝试过。
多写,不仅是数量多,还要类型多、风格多。这是我的经验,也是我分享这些文章的目的。只要你写,能力就会提高。当你写到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所说的 “春蚕吐丝,欲罢不能” 的境界,也就离成名成家不远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家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生活向往。但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而我,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心目中最理想的答案。
notion image
我出生在长江之畔,尚在襁褓中就随父母支边到了一个小山城。记忆中,我上大学之前,父母每年都要拖儿带女,回到家乡省亲。当时父母的收入不高,家里孩子又多,一次举家返乡就意味着一年的节衣缩食,但父母总是在所不惜、乐此不疲。因为,铁道线的另一头,是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是飘零的叶子向往的根。那时候,在我的印象中,家是故乡。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到我上了大学,铁道线的一头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另一头是父母兄妹所在的小城。对故土的思念因视野的开阔而渐归平淡,对亲人的思念却随着离家的时间而疯长。每一次与家人团圆的期盼,每一封来自小城的家书,每一件装满衣食的行囊,每一句重重复复的叮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家是亲情。
刚参加工作时,我住的是集体宿舍,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块独立的空间。随着恋爱结婚,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为我和妻子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在生活的现实面前,风花雪月的魅力日益消减,家的概念变得如此简单直白:家是房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因为两地分居,女儿出生后,和妈妈一起住在外公、外婆家。直到女儿两岁时,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圆,并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蜗居。我和妻子的父母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女儿常常扮演着联系小家与大家之间的使者,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传递亲情,这家住了到那家。女儿牙牙学语的时候,尽管对许多概念都分不清,但从未混淆过对家的区分——“我去爷爷奶奶家”,“我去外公外婆家”,“我回我家”。家是归处,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如何能懂得这一点,如何能分清楚 “回” 与“去”之间的差别,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为孩子对家天生的眷恋。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今年中秋节,为兑现给女儿的承诺,满足她对大海的向往,我们一家人去了北海。一路上,女儿满怀新鲜好奇,唧唧喳喳说个不停、问个不休。可到了北海之后,一进旅馆的房间,她就紧张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压倒了大海、沙滩、海龟、螃蟹的吸引力,故事、玩具、零食这些平常哄孩子最管用的法宝统统失灵了。无论我们怎样安慰,女儿依然哭闹不休。这时候,妻子不知是福至心灵还是信口说出了一句话:“别哭,别哭,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 奇了怪了,听到这句话,女儿不哭了,只是紧紧地拉着我和妻子的衣服。
notion image
是啊,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这是多么朴实而隽永的一句话!事过境迁,我反复咀嚼,仍然觉得它是那样温馨、那样的韵味悠长。(以上写于 2002 年 10 月)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2005 年,我第一次出国,一出去就是 20 多天。虽然走得挺远,但并没有走出亚洲,往家里打电话又很方便,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过了 10 天左右,异国他乡的新鲜感过去了,我参观考察的劲头明显减弱,开始想家了。半个月以后,我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只想着快点儿结束行程,早点儿回家。出国和出门、出差的感觉真不一样,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是牵挂。
2011 年,我家里装修新房。入户花园里明明装了吸顶灯,妻子还要在大门边再装一盏壁灯。我觉得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妻子说:“晚归的时候,一进门,看到壁灯亮着,就知道家里有人等着,心里就会特别温暖。” 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和妻子一起精心挑选了一盏漂亮的壁灯。之后的日子里,这盏灯和我们回家的时候明明带了钥匙,却总喜欢敲门,让家人从里面开门一样,生动地诠释着:家是守候。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随着我和妻子步入中年,双方的父母都老了。我们把他们接到身边,住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小区。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一家三口总是两边跑,周五到一边,周日到一边。到了哪边,哪边就像过节一样。当年那个把 “我们家”“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 分得清清楚楚的小妞妞,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在女儿嘴里,不再说去谁家,而是去哪边——家是融合,在她心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至亲的家人,大家小家已经真正融为一家,没有必要再区分了。
今年寒假,女儿上大学后第一次回家。我和妻子预先花了不少功夫,把家里特别是女儿的房间好好收拾了一番,就像迎接重要的客人一样。女儿返校的时候,家里又乱了套,尤其是她的房间,收拾完行李过后,就和经历了洗劫一样。我批评女儿不爱整洁,她振振有辞地说:“收拾那么整齐干什么,家是随心所欲的地方。”
确实,家是随心所欲的地方,你心里把它当什么它就是什么,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1753 字,2018 年 3 月 9 日增写)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上一篇
65 文字的演变与家的衍化
下一篇
63 爱的小屋是我家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