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抓落实” 怎样才能 “落得实”
——落实不力问题的实例分析
成 文
在党政机关,要说领导讲话和红头文件中的高频词,“抓落实” 绝对算得上一个。无论大会小会,这个词几乎逢会必讲;无论作部署、下任务还是作决策、出政策,几乎每个文件都少不了强调这一要求。蹭个热点来说,10 月 25 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
然而,对抓落实强调得再多,不落实、落不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有的地方和单位、一些干部身上还相当突出。有感于身边新近发生的几个事例,我专门开发出这样一堂课,是对落实不力问题辨证论治式的总结,也是自我防范式的警示。
什么是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 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我体会,抓落实的要领可以概括为这样三句话:
第一,“抓得准” 还要 “抓得实”。抓落实,“抓” 是根本,“落实” 是目的。不抓,肯定落实不了;抓得不准、不紧、不实,同样落实不了。
怎样才叫 “准”?
——抓住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 古人说:“本立而道生”(《论语 · 学而篇》)“执本而末自从”(西晋 · 杨泉《物理论》)。把握住这样的根本,才能抓得准、落得实。
——抓住关键。对于抓落实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也作过精辟论述,他说:“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这里面,出发点、落脚点、重点都是关键点。很多时候,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这就意味着抓落实既需要找准克难之法,也需要保持攻坚之志,把精准发力与久久为功结合起来,把重点突破与以点带面结合起来。
坚持 “重点论” 与“两点论”相统一,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和重要要求。所谓 “重点论”,指的是研究处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处理某一具体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所谓 “两点论”,就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那么,抓落实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什么呢?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基本规律,是抓住 “人” 这个“决定的因素”,抓住关键少数。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没有落实不了的事,只有不去落实、不会落实的人。抓住了 “关键少数”,就能组织发动、示范带动 “绝大多数”,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抓落实,建立一套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要健全工作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建立全链条的工作落实机制,从任务分解到督查指导,从信息反馈到情况通报,从效果评估到激励奖惩,从责任追究到容错纠错,要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并且都要有严密的制度作保障。
——把准用力方向。用力方向正确,才能起到牵引、推动和支撑的作用,才是有效的助力;用力方向不正确,不仅会造成力量的耗散,还有可能成为阻力。把准用力方向,最重要的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引,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标,经常对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决策部署要求,看一看有没有方向上的偏差,一有偏差就及时校正。
那么,怎样才叫 “实” 呢?我认为,基本的标准是“四有”:
——有责任人。抓落实,必须把任务和责任捆绑在一起,落到具体人身上,绝不能说起来 “人人有责”,做起来 “无人负责”,追起来法不责众、“人人无责”。如果责任人比较多,还必须分清责任,谁是第一责任人,谁负领导责任,谁负具体责任,都要落成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有派工单。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不能失之于 “空”、失之于 “虚”,也不能失之于 “粗”,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搞层层转包、简单分包。很多时候,光有任务书是不行的,还要项目化、条目化、清单化,形成有具体目标、具体任务的派工单。目标不能都是定性描述,能量化的最好量化,这样才可监测、易考评。任务必须明晰、具体,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搞模糊成像。
——有施工图。抓落实,光是把任务派下去、分下去还不行,还要给予具体指导,传授工作方法,指明工作路径,编制 “工作指引”“操作手册” 是常用且管用的好方法。这类手册,不仅要把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具体化,还要把工作措施、标准、程序和要求等一五一十列出来,方便基层干部照图施工。措施必须务实管用、切实可行,务实管用就是能解决问题,切实可行就是要有操作性。
今年,我所在的省份部署开展了一个基层党建专项行动。着眼于推动专项行动在本地落实落地,我提出要编制一套实操手册。拿到手册的初稿一看,哪有什么实操性可言?不就是一堆名词解释 + 任务清单吗?于是,我把编写组的同志召集到一起,开了个编务会,也算是以会代训吧!我说,所谓 “实操手册”,就是要简便实用、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明白、拿来就会用、照着就能做。基层党建工作点多面广,想用一个方子包治百病是不现实的,必须做到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就这套册子的编写来说,要以狠抓任务落实为导向,奔着任务去,瞄准任务写,一类任务作为一块,一项任务作为一条,任务之下要有具体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列出操作要领、注意事项,不需要在体例结构上花太多心思。同时,为体现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可以按照 “3+6” 的模式,把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各编一册,把村、社区、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六个领域各编一册。因为是统一行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手册肯定会有相同的内容,但也要注意有所区分,体现出“级差”“行异”。按照这样的思路,编写组很快就重拟了一稿,质量明显提高。
上面这个事例,属于只有任务书,没有派工单、施工图,所以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不强,难以抓好落实。前不久,我还遇到了一起比这更粗放的事情——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们按照疫情风险高低,把相关区域分为 “A 区”“B 区”,选派了不少干部下沉一线驰援。为便于下沉干部明晰职责任务,聚焦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让有关同志起草一个通知,打算以微信的形式发出去。通知初稿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 3 点要求:
一要认真履职,严防死守。下沉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 市党建引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服从网格统一调度,认领具体岗位,了解职责任务,迅速开展工作,始终在岗位、在状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排查、及时化解职责范围内存在的风险隐患,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防微杜渐、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坚决堵住漏洞。
三要加强督导,筑牢防线。严格落实 A 区、B 区防控制度,进一步强化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前制止或纠正,重大问题及时向市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报告,以严督实导压实责任、筑牢防线,以疫情防控的实效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这些要求,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下沉履职的关键在于严格落实 A 区、B 区疫情防控要求,而相关要求之前并没有落到文字上,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个通知也没有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只提了句 “严格落实 A 区、B 区防控制度”。这样空泛地作布置、提要求,即使内容再正确、文字再考究、措辞再严厉,也没有办法真正落实下去。
随后,我直接上手,起草了这么一个通知:
各位下沉网格值守的同志:
大家辛苦了!自 10 月 15 日我市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对部分区域按照 A 区、B 区实施差异化防控措施以来,通过明察暗访,发现有的区域、工作人员和群众对防控要求执行不严、落实不力,存在不少风险隐患。
为切实扎紧守住疫情防线,现将 A 区、B 区防控要求发送给你们。请下沉网格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志以此为标准,带头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责任区内基层干部、有关人员、广大群众的督导和检查,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共同筑牢守好疫情安全防线。
我起草的这个通知,篇幅还不到初稿的一半,但因为随文附有明确具体的防控要求,下沉干部一看就明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落实起来就容易多了。
——有时间表。“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话。抓落实,一定要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否则就无从评判抓得紧不紧、效率高不高。工作一旦超时,轻则效果打折,重则做的都是无用功,甚至会贻误战机、耽误大事。
第二,“落下去” 还要 “落到底”。抓落实是一个从上往下、层层推进的过程,最终要确保触底落地、终端见效。做到这一点,上级要把准方向,避免 “上面偏一寸,下面偏一尺”;中间段要贯通上下、协调左右,不能单打独斗,不能出现 “中梗阻”“断头路”;基层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 “最后一公里”。
这里,我再举个例子。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联系社区党组织,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到市里工作后,想了解本地这一制度的落实情况。有关负责同志给我送来了一份汇总表。我一看,表格中逐一列明了结对双方,但只记录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却没有社区党组织那一方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结对联系是双方的事,这样一头有、一头无,岂不是变成 “剃头担子一头热” 了吗?这样的“断头路”,怎么去抓落实?
所以,抓落实既要在 “抓” 字上用力,又要从 “落” 字处着眼,解决好具体落点的问题。落点可以是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把为民造福之举、惠及民生之策精准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由利人而利众;也可以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就像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可以是一件件具体的事,在规定的时限内把事情做完办好就是落实。考虑 “抓法” 时,一定要把落点考虑在内,多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只考虑 “抓” 的问题,不考虑 “落” 的问题,不是真正的抓落实。把工作落实到实践中,一定要有操作性;落实到基层中,一定要精细化,当然,落细落小绝不是层层加码;落实到群众中,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第三,“有结果” 还要 “见效果”。落实,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把思路变成决策、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的过程。成果是结果的一种,是好的结果,效果是成果的作用体现。抓落实,不仅要有结果,更要力求出成果、见效果。如果决策是正确的,落实下去却不能出成果、见效果,那只能说明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看似落实了,实则落了空。这也是落实不力的一种体现,需要着力加以避免。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去抓落实,不仅要说了算、定了干,更要努力做到干必成、成必优。(4632 字,2022 年 10 月 26 日完稿,10 月 29 日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17809557-1011-40cd-98e1-f4decd44cce9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