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知行合一
267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Words 1814Read Time 5 min
2023-6-20
2024-8-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267
class
【新课导学】
到这堂课,拙作《边写边悟》一书中 “通达之理” 部分的 16 篇文章就全部推送出来了。
从下一讲开始,我们将转入 “文法之悟”,系统介绍 “习文之法”“运思之法”“谋篇之法”“取材之法”“行笔之法”“适变之法”“修改之法”。这些是《边写边悟》的重点,也是很多年轻读者期待并且急需的,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有帮助。
notion image
267
class
【文理之悟】
思无定契,理有恒存;文无定法,法有所宗。
写文章的方法,都是从写作原理中化生出来的,原理生规律,规律出方法,方法化技巧,正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搞懂弄通写作原理。所谓 “懂”,就是解其意、知其然;所谓“通”,就是溯其源、衍其流,知其所以然。“懂” 是理解,“通”是领悟,二者之间的桥梁是思考。
通达之理
写文章,运思重在 “通”,行笔贵在 “达”。所谓 “通”,就是把事理文理想明白,把写作思路理清楚。所谓 “达”,就是文字所表达的与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西方谚语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确实,通往一个目标,路径可以有多条;表达一个意思,方式往往也不只一种。但是,最便捷的道路、最合适的词句,往往都是唯一的。掌握好写作原理,就能给思维装上导航仪,给表达安上过滤器,帮助我们在写作中及时作出最佳选择。
notion image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notion image
这句话,也写作 “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普灯录 · 黄龙慧南禅师》),或者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醒世姻缘传》)。
说起公文写作的行话,这句话应当排得上前三甲。不少人认为,这是形容公文语言的准确性或明确性。在我看来,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形容公文遣字用词之稳。我们可以想一想,九头牛的力气有多大,可是连公文里的一个字都拔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措辞太严谨、太稳妥了,真的是稳如泰山!
确实,“稳” 是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撰写公文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公文不一定要写得漂亮,但必须稳扎稳打,力求每个观点、每一句话都立得稳稳当当,每个词、每个字都用得妥妥帖帖。
公文的 “稳”,不仅表现为措辞稳妥、精准贴切,还应该包括架子稳固、紧凑有序,观点稳当、合情合理。那么,怎样才能把公文写 “稳” 呢?
基础牢,才立得稳。“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宋 · 苏辙《新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房子要建得坚固结实,打牢地基至关重要。公文要写得稳妥,必须打牢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的 “童子功” 练得怎么样。如果文字基础不够扎实,那就要自觉补课。
扎得深,才立得稳。往深里扎根,对树木来说不仅是稳定身形的需要,也是汲取养分的需要。写文章也是一样,必须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实践的土壤。文章的思想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所写内容了解深不深、研究透不透。如果能够以深耕细作的方法去研究工作,以刨根问底的态度去琢磨问题,就不怕提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扣得紧,才立得稳。做家具,榫头要严丝合缝,否则轻轻一推就会摇摇晃晃甚至散架。要搭稳文章的架子,就必须让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层次都紧扣主题,用严密的逻辑把每一个句子扎紧、把每一个材料铆住。
撑得住,才立得稳。一幢房子建得越高,对四梁八柱的承重力要求就越高。写文章能不能有大营造,既要看作者是不是掌握了足够的写作素材,还要看有没有足以支撑大文章的写作能力。如果素材不足、能力不够,不妨缩小文章的体量、降低写作的规格。
表达准,才立得稳。正确的认识,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有可能就会失去本意,甚至产生歧义,令人费解乃至误解。所以写文章不仅要把意思精准确切地表达出来,还要力求找到最合适、最妥帖的那个词。运用直接意义,加强概念限定,措辞讲究分寸,都是公文语言求准求稳的基本方法。
重心低,才立得稳。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根本原因就是重心低,低到了几乎与接触面 “零距离”。文章要立得稳,不仅要有重点,还要把重心落在主体部分。如果“帽子” 太大,就会头重脚轻。如果 “靴子” 太重,就会拖泥带水。如果比例失调、权重失衡,重心就会发生偏移,落不到该落的地方。
公文的 “稳”,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在内有成熟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在外才会表现出老练的笔法、稳妥的措辞。这就像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一言一行必然都透露出一股沉稳的气质。(1177 字,写于 2016 年 6 月,2019 年 5 月 13 日修改)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上一篇
268 文有大法无定法
下一篇
266 准确清楚通顺生动干净才叫写到位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