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Origin
URL
314
class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 “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 ·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 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运思之法 ●
一篇文章的构思,大致要经历四步:一是找出思绪这个 “线头”;二是明确思维的方向;三是捋顺思想的条理;四是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这既需要头脑连续运转,又需要保证思想有序运行,所以叫做 “运思”。

文贯一条线 珍珠变项链

写文章就像串项链,必须有一条主线一贯到底,否则文章的构件就是散的、乱的。串不同的项链,可以用不同的线。写文章也是一样,有多种线可供选择。
写小说,常用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故事情节的变化,暗线是思想感情的变化;或者明线写的是一个人物,暗线写的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人物,借以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
对多数文章来说,主要有三条线,分别是思想感情线、逻辑线、语言线,前两条都是无形之线,第三条是有形之线。写作的客体是人、事、物。写文章,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借助合适的语言,把人、事、物串接起来,使其融为一体。单纯以语言为线,项链串得起来,但不一定好看;加上逻辑这条线,会好看一些,但还称不上艺术品;加上思想感情这条线,串项链就不是简单地加工,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在这三条线中,不太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是逻辑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用串项链来打比方。串项链的时候,选哪一颗珠子、不选哪一颗珠子,先串哪一颗、后串哪一颗,在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逻辑线。选出来的珠子,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比如说都是相对饱满、有光泽的,形状、大小、颜色要么差不多,要么有意识地对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珠子进行排列组合。这条线虽然看不见,实际上却是存在的。
机关文稿有其特殊性,所选的线与其它文章也常常不一样,用得最多也最好用的线有三种,分别是认识线、工作线和问题线。所谓 “****认识线****”,是一种三段式的思维方式,先提出 “为什么”,再弄清 “是什么”,最后知道 “怎么办”。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对做所有工作、写所有文章都大有益处。所谓 “工作线”,就是按照 “确定指导思想或提出总体思路—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制定措施—提出要求” 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条来谋划工作、起草文稿。所谓 “问题线”,也是三段论,就是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主线来写文章。
写文章,很多时候光用一条线还不够,常用技巧是一条明线加上一条暗线,或者一条经线加上一条纬线。如果文章内容多、体量大,结构也相对复杂,这时候除了有主线,还得有支线,就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电网一样。这种情况,紧扣主线仍然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成为一团乱麻。
在写作过程中,串好思想感情线,目的是解决好文章 “合情理” 的问题;串好逻辑线,是要解决好 “合逻辑” 的问题;串好认识线、工作线、问题线,是要解决好 “合规律” 的问题;串好语言线,是要解决好 “合文法” 的问题。把这几条线都串好了,写出来的肯定是一篇虑事周详、思维缜密、条理清晰的好文章。(1043 字,写于 2016 年 6 月,2019 年 9 月 25 日修改)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 Author:momo
- URL:http://www.110120122.xyz/learning/4db168ac-5d3c-44f9-8a40-ec01b4cc153f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